第4章 布局基础产业(1/2)

.show-app2.apple{display: none;} .show-app2.apple .show-app2-content{width: 100%;} .show-app2.apple img.fenxiang{margin: 0 3px;border-radius: 0;width: 14px;height: 18px;vertical-align: top;}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style.show-app2{display: none;}</style");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style.show-app2{display: none;}.show-app2.apple{display: block !important;}</style"); }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最快更新从港岛开始当大佬最新章节!

……

1948年4月16日,成立了一个月的华龙地产,在九龙尖沙咀、旺角、九龙城、观塘,以及港岛等30多个区域开始了大兴土木。

在举行开幕仪式的当天,作为港督的李洪亮以及港府的一群人员还专门为此发表了讲话。

原因无他,只因龙华地产这次开发的这30多个区域的楼盘当中,有一半都是和政府共同合作开发的公共屋邨,按照龙华地产对这些屋邨的详细规划。

一旦这些区域的屋邨全部建造完成,能够直接解决港岛几十,甚至上百万人的居住问题。

而这一计划,所需要的资金,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港府支付的,因为现在的港府根本没有这么多资金来搞这么多公共屋邨。

毕竟哪怕是按照历史的发展,港府开始搞公共屋邨的时候,也要等到几年之后了,并且前期港府修建的屋邨数量也不是很多,都是一年一年慢慢积累而成的。

龙华地产联合港府搞的这些公共屋邨,并不是几层楼高的老式筒子楼,而是高达25层的高层住在。

这样的房屋,与其说是公共屋邨,还不如说是商品房了。

这些公共屋邨,每栋楼25层,每层面积约10000平方呎,也就是900多平方,每层有16户,算上公摊面积,每户平均有56平米,每栋公共屋邨都设立了4部电梯。

按照这样的设计,每栋公共屋邨至少能够满足约2000人居住,目前港岛已经有一百多万人,在未来几年时间内这个数量还会翻翻甚至几番。

这次龙华地产和港府共同开发的公共屋邨数量,一共有400栋,一旦这些公共屋邨建成,至少可以解决80万人的居住问题。

而这一项能够解决80万人居住的民生工程,一旦完成,无论是民众还是港府都有着很大的好处。

首先作为现在港府负责人的港督李洪亮能够因此获得巨大的政绩,在民间也能够获得很大的声望。

至于龙华地产也会因为这次计划,成为港岛最大的地产开发商。

因为龙华地产圈地的这几十个区域,不但要新建400栋公共屋邨,还要修建300栋高达30层的商用住宅,以及20栋综合商用大楼。

这20栋综合商用写字楼最少也有300米高,其中几栋楼更是会高达400至500米。

目前这个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在北美,也就是著名的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总高度380米,共计103层,在1931年就已经建成,距今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既然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近400米的帝国大厦,那华燊现在在港岛搞出几栋几百米高的摩天大楼也是很正常的。

毕竟哪怕是没有华燊的介入,原本的港岛在50至60年代这10年期间也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了。

而现在有了华燊的介入,也只是把这一情况给提前了而已。

当开幕仪式结束之后,港府官方的和港岛众多媒体报社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都纷纷大肆报道了这件事。

于此同时,在港岛各地,龙华地产公司的员工以及工程师都纷纷的在各个负责的区域拿着图纸指挥着工人,和大量的工程施工车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施工。

而由于龙华地产公司连续在多个地方施工,所需要的工人数量也十分的巨大,而这些用工需求也极大的解决了现目前涌入港岛的众多难民的工作和生活问题。

“阿叔,这报纸上说,去龙华地产的工地做工不但包吃住,每天还有2块的工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你们是才过来的吧?”

“是啊,大哥,我才从大陆逃难过来。”

“难怪你们不知道,看你们也都是老实人,那我就好好的给你们说道一下吧!”

“那就谢谢大哥了!”

“你们刚才看的报纸上说的都是真的,现在港岛很多人都在龙地产那边做工,特别是像你们这种刚刚来港的新人。”

“真是太好了,那大哥,我们应该怎么去那边做工呢!”

“那边,你们沿着这条街直走,在右拐就能够看到了。”

“谢谢大哥,对了大哥你叫什么?我叫铁牛,等我赚到了工钱,一定要好好感谢大哥你。”

“等你先安顿好再说吧!我叫黄粱。”身穿黑色练功服的黄粱笑了笑,留下姓名就转身离开。

……

随着港岛各地的大兴土木,大搞建设,从内地来港岛的人员数量也愈来愈多,从1948年的4月份的到7月份,仅仅3个月的时间里内地涌入港岛的人员就高达100万,至此港岛的人口也已经超过了已经快接近300万。

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涌入,港府负责普查人口的负责人不由得变得忧心忡忡起来,不过当他将具体的信息汇报到了港督那里之后,就得到了继续放开赴港的限制。

显然作为奴仆的李洪亮早就得到了华燊的吩咐,让他引入更多的人员来港。

因为在华燊的计划里,他要在5年的时间里,将港岛打造成为一个人口超千万的超现代化的国际大城市。

虽然这一计划有些难以让人相信,但在华燊的眼里,却是完全能够完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