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4章 可以载入史册的笑话(2/2)

平芜长公主哭道:“舅母,我不是为他哭,我只是心里难受,皇兄怜郭大人病重在床,不想因这些事情扰了郭大人养病。可他身为郭大人之子,却在这时候如此逼迫于我,岂不就是欺人太甚?莫不是真仗着我一片好心怕扰了郭大人,不敢退婚?”

江采月冷笑,“他不但是欺人太甚,更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是想着你怕郭大人因此事病情加重,不敢与他退婚,才上门逼迫于你。你且安心,郭大人一向深明大义,百姓们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此事本就是郭元白的不是,迫害栋梁的罪名怎么也落不到你的身上。若他再敢苦苦相逼,皇上也不会任由他最疼爱的皇妹如此忍气吞声。”

一句话,不但表明她对平芜长公主的支持,表明平芜长公主背后还有皇上,更表明是郭元白欺人太甚。

试问整个梁国的百姓,有几人没受过江采月的恩惠?不说她之前建立百草堂,教出许多名闻天下的医者,化解一次次的瘟疫,就是这两年和皇后弄出的那个制药坊,便宜又好用的药也让百姓受益匪浅。

可以说如今江采月的话在百姓之中比皇上的圣旨还好用,此时在知道江采月的态度后,更是想要将被江采月护着的平芜长公主当成自家亲人一样去呵护。

江采月心知自己是在利用百姓们对她的崇敬,却没有半点愧疚,对于郭元白这种人,确实是不能惯着,若是不把他的名声弄臭,坏了名声的就会是平芜长公主,谁亲谁疏江采月还是分得清的。

何况郭元白那人的人品太次,怎样对他都不为过。

而那些身处高位的官商权贵,虽对英武侯府这些年做的事情不以为然,但他们不敢得罪皇上,若是被皇上知道他们在外传平芜长公主的闲话,就是明着不降罪,暗地里也不会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更不敢得罪江采月,谁敢保自己家里的人就没个病痛?到时没准还要指着英武侯夫人救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