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悦(2/2)

要是蹦跶的惹人厌了,就拉出去卖了呗。

至于三老爷发火,呵呵,管他去死呢

甄妍无奈摇头:你可真是没开窍的傻丫头,母亲如今不过三十多岁,将来日子还长着,难不成就一直和父亲这么僵着

甄妙没有作声。

她知道有些观点,她们虽是嫡亲的姐妹,却永远是不可能一样的,说不上谁对谁错,只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和活法。

难道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男人,也要和他举案齐眉么

二人推门而入时,正见温氏穿着利落的衣裤在那踢腿。

甄妍默默往后退了一步,揉了揉眼。

呃,一定是她推门的方式不对。

甄妙却笑靥如花的迎了上去:娘,练得怎么样了

温氏抹了一把汗:还真是挺不错的,把筋骨都拉开了,全身都是舒展的,心里也痛快了许多。妙儿啊,你说是不是越练力气越大。今早儿我都多吃了半碗饭呢。

那可不,娘您又不是不知道,女儿力气可比寻常小娘子大多了。

母女二人说得热闹,甄妍神色扭曲了一下。

比力气这真的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吗

她出嫁不过两个多月,谁能告诉她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娘,您刚开始练,也不要花太久时间,循序渐进最好了。甄妙坐到温氏脚边,帮她揉腿。

妍儿,快来坐。温氏笑容明媚的冲甄妍招招手。

甄妍暗吸口气。走了过去。

姑爷对你可好

甄妍无奈:娘,每次您都问这些。

甄妙起了身,笑盈盈的道:二姐,娘可能还想问别的,嫌我碍事呢,你们慢慢聊,我回宁寿堂一趟。

急着回去做什么甄妍有些不舍。

出嫁的女儿除了特定的日子可以回来,也只有碰到府上有事才行了。

虽同在京城中,姐妹见面也没那么容易的。特别她还是新媳妇,要步步小心。

去去就回了。

画壁亲自给甄妙挑了帘子:四姑娘慢走。

甄妙道声谢,带着阿鸾袅袅向宁寿堂走去。

进了院门径直走向自己的住处,却被叫夏梅的丫鬟叫住:四姑娘。您回来了,正好刚才老夫人找您呢

老夫人找我甄妙转了身,阿鸾,去把我几日前腌的脆萝卜取两坛子出来。先给二姑娘送去。

是。阿鸾应一声。

甄妙跟着夏梅往正屋走。

进去后一看,除了坐在上首的老夫人,大夫人蒋氏也在场。最下首的锦杌上坐了一个打扮清爽的婆子,只沾了锦杌一点点,似乎是蒋氏院子里的花嬷嬷。

甄妙请了安。

老夫人笑着把她招到身边,甄妙规规矩矩坐好,并不主动开口问何事。

倒是蒋氏先问道:刚才听白芍说你和妍丫头一起去看虞氏了

嗯,看大嫂精神不济,就和二姐一起去了母亲那里。想着前不久新做了些腌萝卜,回来拿一些好给二姐带回去。

听了这话,蒋氏笑意更深:老夫人,儿媳就说吧,妙丫头在厨艺方面很有天分,经常能做出口味独特的吃食。

甄妙悄悄皱了皱眉。

大伯娘这是什么意思

她话已经说的很明显了,甄妍还在温氏那里,她们姐妹见面不容易,急着过去的。

疑惑的看向老夫人。

老夫人神情辨不出喜怒。

蒋氏见状解释道:是这样的,妙丫头,你大姐姐有了身孕,害喜的厉害。当时虞氏害喜时幸亏有你做了几样吃食才熬过去,大伯娘想请你去侍郎府小住一段时日。

甄妙心中不悦。

蒋氏心疼女儿,这可以理解,可让她一个隔房的姑娘去侍郎府伺候人,不先问问她的意思,直接找了老夫人,这不相当于赶鸭子上架吗

要是甄妍,她自然是二话不说的,可是甄宁,她记忆中二人就没什么交集,甚至近期的唯一一次见面,还能隐约感觉出对她的不喜,现在反倒要她去照顾吗

甄妙笑了笑。

蒋氏,这是料定自己会答应吧。

她是伯府未来的女主人,母亲温氏说不得还要在她手下讨生活的。

这就是大宅院,斤斤计较的李氏也好,貌似大度贤良的蒋氏也罢,谁又没有自己的心思和算计呢。

祖母,孙女也不懂有了身子的人能吃些什么,不能吃些什么,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可怎么是好

没等老夫人说话,蒋氏就一指花嬷嬷:花嬷嬷精通这些,到时候就让她陪你一起去。未完待续。。

:感谢了如嫣w唯唯w打赏的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