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迁都城and修运河(1/2)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运河天地之问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div id="device" style="background-color: #c0d16d66;font-size: 16px;border-radius: 10px;padding: 0 10px;color: #957575;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family: fangsong;"></div>

胜利者朱棣对“战利品”从来都是照收不误、甚至收的更多——也有几分姿色的马丽云也被他一并纳入后宫,是马建成始料未及的一个结果——不过,后宫有位马贵妃坐镇,各地的武当派得以迅速扩张、蓬勃发展,自己也实在应该感谢祖师爷的道法护佑、冥冥注定。

早在朱棣所部起兵南下之时,北方的蒙古余部分别在(鞑靼)小王子鬼力赤、太师阿鲁台及(瓦剌)马哈木的带领下开始进犯辽东,甚至一度打到了北平附近。中原的朱氏叔侄为皇位大打出手,蒙古的哥俩鬼力赤、马哈木也撕破了脸,但是回忆着中原的花花世界,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求同存异、放弃相互对抗,而是一路南下,向着大明属地大肆劫掠,几乎每次都能高兴而来、满载而归。

刚刚登基的永乐帝本就在杀人的兴头上,听说辽东被侵犯,立即下旨杀了辽东指挥使沈永,并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自从燕王驻守北平、宁王驻守大宁以来,蒙古余部从来不敢组织如此规模的大肆进犯,究其原因不言自明:中原大乱,他们趁火打劫。此时,在朱棣的心中,自然体会到了父皇朱元璋的周密部署,大明的北方防御力量主要就是他朱棣与宁王朱权,自己强把宁王的朵颜三卫搞到手,跟着自己开始靖难之战,一举占领了京师,后来更把宁王发配到了南昌,此时大明北方的防线可谓虚弱至极,尝过中原甜头的蒙古余部自然就要蠢蠢已动了。

君臣商议半天,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人选驻守北平,关键原因倒不是无人可用,其实是永乐帝心里不放心——万一这位守将驻守北平日久,军功坐大,开始效仿自己,也来个“吊民伐罪”之类,甚至打出效忠建文帝朱允炆的旗号,对远在京师的自己宣战,那可是大大的不妙了。

朱棣登基以后,在京师的后宫始终不得安眠,夜里噩梦连连,导致白天上朝情绪暴躁易怒,直到二弟狗剩儿一次进宫,向他诉说想念北平,盼着早日回去侍奉老娘、迎娶王林杉,他便开始萌发了迁都北平的想法。今日议事,就着蒙古军进犯北方防线的由头,永乐帝便把迁都的念头提了出来。

孰料,一直追随自己的太师马建成道长第一个表示反对,说自古南京都是最适宜建都的所在,上合道家风水,下应军事需要,同时,又是大明王朝的主要粮食产地、丝绸产地和茶叶产地,建都南京最有利于大明统治、江山稳固。一旦迁都北平,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北方的粮食供应,需要朝廷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从南方运输过去,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更加吃紧云云。

永乐帝面无表情,默不作声,大殿静寂。

云北归瞥了眼一直看不惯的马建成——虽然同为武当弟子,彼此却是最为不合,一个觉得自己是张真人亲传弟子,一个自以为是武当正宗掌门人,除了场面的寒暄,私下毫无交情。

听完马建成振振有词反对迁都北平,云北归再也忍不住,大喇喇走了出来,笑道:“马道长是个学问人,不过在北平待的时间还是不够长啊,你成天躲在王爷府里,恐怕不知道城外的老百姓也会种地产粮食吧?!”

马建成的老脸无端地红了,一反常态地急道:“你,你胡说什么?!”云北归笑道:“我胡说啥呢!我从小就在北平长大,穷苦人出身,啥活都干过,再说了,就算朝廷搬过去,那么老长的大运河是干嘛使的?不正好开漕运嘛!”

马建成还要反驳,却被张玉抢过话去:“陛下,臣也赞成迁都北平,这是出于公心而论。马道长,北平虽然离武当山有点远,却正好可以壮大你们武当派的北方势力嘛,对吧?”

马建成怒道:“这是在朝堂说公事,张大人何必要扯上武当派!?”

永乐帝摆手制止,宣布搁置争议,改日再议。

下了朝,永乐帝将云北归叫住,吩咐一起用膳。到了地方,云北归才知道三弟何长在(何富贵)也早早等在那里了。两人互相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永乐帝进门,云、何二人一起跪下行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