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再遇钟正国(2/2)
一旦延边成长起来,庄重还真是难以想象这个老骗子会达到什么程度。就凭他忽悠人的本事,恐怕得有无数人被他弄进套里。细数一遍,庄重觉得...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show-app2.apple{display: none;} .show-app2.apple .show-app2-content{width: 100%;} .show-app2.apple img.fenxiang{margin: 0 3px;border-radius: 0;width: 14px;height: 18px;vertical-align: top;}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style.show-app2{display: none;}</style");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style.show-app2{display: none;}.show-app2.apple{display: block !important;}</style"); }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最快更新绝品风水师最新章节!
庄重觉得到了那时候,能够跟延边对抗的也只有乔可可了。
两人一个奸诈似鬼,一个七窍玲珑,还真说不准是棋逢对手。
三天后的早上,陈漠言喊了庄重跟延边,三人往苏富比拍卖行而去。
香港苏富比公司位于太古广场,这个苏富比的分公司战绩累累,在华夏文物拍卖方面十分的有经验。
经过他们炒作然后拍卖的文物很多都创造了历史最高价,因此获得了许多人的委托,手上有什么大件都会找到他们来拍卖。
他们曾经在08年春拍上,将明朝宣德年间的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三足盖炉,以高达1168075亿港元拍出,创造了华夏金银器世界拍卖纪录;官窑粉青釉纸追瓶以62C75275万港元的成交价刷新了宋朝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一件金胎掐丝珐琅开光式画《仕女花鸟》图多穆壶,也以52C63275万港元的成交价刷新了清朝御制金胎器物的世界拍卖纪录。
而最著名的莫过于,同年九月,香江大亨何博士以62C910万港元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成交价创下清代雕像的世界最高纪录,何博士随即将铜像捐赠给国家,成为了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促进国宝回归的典范。
虽然这件事情中苏富比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有利用华夏人爱国心,故意抬高价格榨取价值之嫌,不过却也着实让他们名声再度攀上一个高峰。
车停好,三人进了拍卖行。
根据专人指引,三人进入了苏富比最大的一间拍卖大厅里。
虽然距离开拍还有一个小时,不过已然来了不少的国内外收藏家,甚至连柳老爷子也来到了现场。
之前庄重跟王翦赌斗的时候,柳老爷子曾经作为评委见过庄重。他在文物上的造诣很深,庄重要是没有风水眼,肯定甘拜下风。
柳老爷子在庄重一进门的时候,却是就发现了庄重。
当即招呼庄重过去。
庄重走过去跟柳老爷子打了一声招呼,却见老爷子身边还有两个人。
左边站着的不是别人,却是柳老爷子的女婿,钟正国。
两人自从机场一别,将近半年没见了。之前庄重还说钟正国今年会有一个坎呢,也不知道发生过了没。
“庄重!小老弟!”钟正国见竟然是庄重,不由喜出望外,一把抱住了庄重,哈哈大笑道。
“钟大哥,能见到你真是太好了。”庄重也是颇为高兴。钟正国是一个值得交的人,他会为朋友两肋插刀,庄重对他十分有好感。
不过庄重随便往钟正国眉心一瞥,却是大吃一惊。因为半年时间过去,钟正国印堂黑迹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原本不过是乌云遮面,现在却已然成了乌云盖顶。
不过庄重却是没直言相告,这里也不是说这些的地方。
“庄重,你也来了?我听云老头说你来香江了,还想着这次拍卖会结束找你吃饭呢,没想到在这碰上你了。来,我介绍下。我女婿正国,你们已经认识了,我不多说了。这位,刘向乾,明珠有名的私人收藏家。他家里收藏的东西可是足以比得上一个省博物馆哟。这些年他没少花大钱抢救流失海外的国家文物。”柳老爷子指着右手边的中年男人,介绍道。
这中年男人约莫四五十岁,有些秃顶,带着一个黑框眼镜,一身穿着很普通,要不是柳老爷子说,庄重绝对想不到这人的收藏能够跟省博物馆相比。
“刘大哥,你好。”庄重对于这种愿意花钱抢救文物的人十分佩服,尤其是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华夏人有钱的情况下,许多流失文物都被抬到了天价。而这些人还是愿意多花几倍的钱买回来,只为了能够让这些文物回家。
“庄重是吧?我听老爷子说了几次了,朱耷那幅遗作据说是你发现的,果然有志不在年高啊,厉害,厉害。”刘向乾也是客气的说道。
交谈着,几人分别落座坐下,细细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