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高,实在是高(1/2)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剑履江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div id="device" style="background-color: #c0d16d66;font-size: 16px;border-radius: 10px;padding: 0 10px;color: #957575;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family: fangsong;"></div>
陈琼当然并不是不想指点宋宪开发江南的农业种植技术,能够亲手建设天下粮仓这种事想想都要兴奋得发抖。问题是他自己在这方面也是一窍不通,除了知道种庄稼需要浇水施肥之外,他连五谷都分不清楚,这要是继续唠下去,立马就得穿帮。
所以陈琼呆要还想维持人设,就不能在庄稼上面打转。
好在除了种地,陈琼别的事情也知道不少,再加上脑子转得快,转眼之间就给宋宪指出一条明路,那就是渔业。
此时江南道的渔业捕捞技术其实也没比农业种植技术强出多少去,虽然已经开始用渔网捕鱼,但是受织网技术的限制,每网的收获并不多。陈琼甚至在金锦湖上看到有人用鱼鹰捕鱼。
除了技术水平受限之外,这种低收获的现象也于渔获难以运输和储存有很大关系。毕竟身在江南,想吃鱼随时可以自己捞,渔民既然不容易换钱,又没办法储存,当然也就没有多捕鱼的愿望。
陈琼不打算帮渔民提高捕鱼技术,虽然他的确知道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但是离实用阶段还差着老远,而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说,盲目增加开采自然资源的技术手段很可能会造成生态灾难。陈琼虽然不喜欢环保组织,但是也不愿意主动破坏环境。
所以他给宋宪出的主意集中在运输和储存方面,既然渔获在本地不值钱,那就把它卖到值钱的地方去。
“人离乡贱,货离乡贵”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这个时代早就有人知道,之所以没人这么干,就是因为水产品烂得太快,不易运输,途中损耗太大。
从江南道往北方贩鱼,并不是出了江南道就可以,事实上和江南毗邻的河南道紧邻长江,人家也不缺鱼。往河南道卖鱼相当于从鹤岗往大同倒腾煤,不赔掉裤子的都是神仙。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鱼卖上价钱,渡过长江后还得继续向北,最好能卖到河东河北去,当然在陈琼看来,比起河东河北两道,还有一个更好的去处,那就是长安,赵煜的皇宫。
长安虽然没有大江大河,但是也有本地水系,皇帝要吃鱼并不为难,不过对于宋宪来说,把自己属地出产的农产品摆到皇帝的餐桌上,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哪怕赚不到钱也干得过。
这也正好可以解决宋宪关于长时间没有政绩的担心。
宋宪不需要陈琼给他深入讲解,立刻就意识到了陈琼的意思,眼睛当时就亮了,几乎能透过时间的迷雾看到几年后自己连升几级的情景,连忙请问陈琼解决运输问题的办法。
陈琼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食物变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细菌繁殖,完全灭菌是不可能,别说这个时代的技术手段,就算在陈琼的前世都做不到。所以陈琼推荐的是高温杀菌之后密封。
在陈琼的前世,提起密封这个词的时候,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橡胶。然而事实上,橡胶这个东西只是密封技术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不是唯一的,起码市场上和玻璃瓶平分天下的铁皮罐头里就没有橡胶——如果能在里面找到橡胶,那就可以向生产厂家索赔了。
当然陈琼也没办法生产马口铁,不过他也不需要按年提供保质期,能撑一个月就不错。所以他看中的是泥封技术。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