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朝中新贵(2/2)
清朝的直隶总督,更是八大总督之首。
但是在大夏王朝,欧阳朔并不准备特意突出川南行省的地位,川南总督跟其他总督一样,也没加封其他头衔。
按大夏官制,行省总督为正三品。
倘若欧阳朔要提升某个总督的品级,可在行省总督之外,挂四大院副大臣乃至四大院大臣衔,擢升为从二品,乃至从一品大员。
此等做法跟清朝总督挂兵部尚书衔是一个意思,领一个虚职,提升总督品级与待遇,让总督在地方更能便宜行事。
四位总督刚刚上任,还没做成什么让人信服的政绩,又怎会有此待遇。
…………
接受完范仲淹的述职,已是十一时许,霍光跟荀彧两位总督的述职只能安排到下午。
中午,欧阳朔在王宫设宴,款待四位新任总督。
对总督们而言,这是一种无上荣誉,彰显四人朝中新贵之身份地位。
朝中文臣何止百千人,自内阁阁老、四大臣以及副大臣、鸿胪寺卿以及御史大夫之下,地位最高者就是他们四位总督了。
甚至以实权论,总督仅次于阁老以及四大臣。
因此四人是朝中名副其实的新贵,王上跟前的大红人。
…………
午宴过后,欧阳朔小憩一会儿,跟着接见岭南总督霍光。
霍光的上位,让霍氏兄弟二人再次成了朝廷瞩目的对象。兄弟二人,一位在军中位列禁卫军统领,一位在地方任总督,均可谓位极人臣。
如此之荣耀,又怎么会不招人眼红。
下面的流言蜚语自是不少,甚至御史台都要弹劾霍光,说霍光在历史上就是一位权相,行过废立之事,野心勃勃,不可忝居高位云云。
这弹劾被欧阳朔压了下来。
历史上的霍光虽以权臣摄政,可身死不久,霍家一族就遭到满门抄斩。此等血泪教训,想来霍光不会不被触动。
再者欧阳朔也不是被霍光迎立汉宣帝,作为开国之君,威压四海,试问有哪位权臣能跟欧阳朔对抗?!
不管是谁,但凡有一点这样的心思,都将迎来毁灭性的打击。
霍光是聪明人,历史上走上权臣之路也是时势造英雄,此番到了荒野,到了大夏,是断不敢有此心思的。
欧阳朔见霍光,主要就是要安抚这位重臣,让霍光不要有顾忌,在岭南行省放手施为,一展抱负。
霍光听了,感激涕零。
…………
最后一位述职的就是闽南总督荀彧。
对任命中遭遇的波折,荀彧怕是已经知晓,表面上却看不出一丝破绽,养气功夫当真是一等一的好。
君臣二人自也不会在意这些小节。
欧阳朔对荀彧的交待,除了叮嘱跟大隋的贸易,主要还是提了提,希望荀彧发挥他在世家中的影响力,为朝廷多招揽一些三国人才。
比如郭嘉,比如荀攸。
眼下之大隋已经有容纳世家大族之实力与度量。
荀彧听了,点头应下。此番他被擢升为闽南总督,足以证明王上的诚意与胸襟,荀彧也觉得,察该告一段落,那些人也该出山了。
如此,自然是君臣尽欢。
…………
述职结束,四位总督不会立即离开王城,因为总督的任命虽然下来了,可总督衙门眼下还只是一个空架子。
像云南总督白桦跟闽南总督荀彧二人还好,行省治所就在原先的任职地,行事起来多少方便一些。
范仲淹跟霍光就惨了,异地赴任,人生地不熟。
四位封疆大吏须暂时留在王城,配合内阁做好总督衙门的搭建工作。欧阳朔早跟内阁打过招呼,调配总督衙门之属官,总督有举荐之权。
为了让总督衙门更好,更顺畅地地运作起来,四位封疆大吏自然要调几位称心如意的部下到衙门办差。
除了配合内阁选官,四人即便已是封疆大吏,此番好不容易回一趟王城,少不得也要到朝廷各衙门拜访一二,套套关系,拉拉近乎。
人情往来,在官场绝非不必要,尤其是地方官跟京官之间的互动。
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
总督衙门未来的施政,哪里又绕得开朝廷各衙门。
欧阳朔对此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要不存在受贿,他就不管。
想来四位总督都是人精,不会做什么糊涂事。真要做了,还有山海卫跟御史台这一暗一明两大机构盯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