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上岗职工(2/2)
撇嘴,不过他答应给孙静檬去做苦力,还是要先陪着她去1978清点摆放这几天购进来的器皿、酒水等等,为1978正式营业做准备。
挨到五点钟左右,张恪去北门的洗衣房去等田力山,孙静檬嘴里说没空闲,还是跟着张恪过去了。
这次是要将洗净的衣服送到各个宿舍,比收衣服工作量大,让孙静檬在宿舍大厅外守着三轮车,张恪与田力山爬上爬下送衣服。
得承认美女的魅力,张恪与田力山将一栋楼跑完下来时,看到一群男生提着装脏衣服的方便袋排着队等孙静檬给他们登记。
“得,女孩子长的漂亮就是占便宜……”张恪站在一旁请田力山抽支烟歇一歇。
孙静檬看着张恪嘴角的浅笑,恨得牙痒痒的,还得一本正经的帮着送脏衣服洗的男生登记。
“本姑娘今天算是给你毁了!”坐着单车后架去第二栋男生宿舍楼里,孙静檬掐着张恪的腰,咬牙切齿的说。
“不是挺有成就感的,田师傅都说你在楼下站十分钟抵他来跑十趟了?”张恪扭着身子要从她的小手里挣扎出来,这妮子掐人是拿指甲尖掐的。
“你明天挂一个牌,上面写着‘张恪收衣处’,去你们东大的女生宿舍楼大厅那里坐半小时看看,保管也能享受到这种成就感。”孙静檬早就从杜飞他们口里知道气球的事情,这时候张恪敢到女生宿舍亮出名号,指不定会引起围观。
这一趟跑下来,已经是夜里七点钟。
将收到的脏衣服送回洗衣房,田力山喊上一个人,说是一同到隔壁的小餐馆里吃饭。那人有些舍不得钱,说道:“店里再等一会儿就要开饭,不如店里一起吃……”
“又不用你掏钱,你心疼什么劲?”田力山推那人一把,跟张恪介绍说,“他可能你不大熟悉,李健光,也是印染厂的工人代表,跟着我却给收拾的倒霉蛋,没有找工作,就是一直在洗衣房里帮忙……”
除田力山,张恪对丽丰印染厂的其他工人代表还真没有留意。
“你家亲戚?”李健光小声问田力山。
“睁开眼睛再仔细认认,”田力山笑着解释说,“五月跟罗书记去厂里的那个青年。热心帮我收衣服、送衣服半天了,怎么不请人家吃顿饭?”
“啊……我说怎么觉得面熟呢,只是没敢认啊。”李健光伸手紧紧握过来,“跟你罗书记认识吧?有些情况你要帮我们跟罗书记反应反应……总公司跟轻工局的那群玩艺真不是玩艺儿,老田还是全国大人代表呢,就这样给他们整下来了。”
“废话这么多干什么,谁也没有整我,我自己窝心辞职还不行啊?”
张恪笑了笑,陪着田力山走送半天衣服了,他愣是没有问起过自己的身份,也不随便为自己抱怨什么。
旁边的小餐馆,炒了两个菜,也没有叫酒喝,等到九点钟,田力山他们还要去学校收送衣服。
即使橡树园考虑安排一些总务上的工作岗位出来,也没有办法一下子就解决一两百号人的就业问题,张恪就是想问田力山有没有什么想法,吃饭时,就直接提出来。
“这两年,国有企业效益不好,好些厂子都勉强拖着,下岗职工也多了起来,对原先的厂子依赖惯了,下岗再就业就很困难,之前没有这么深的认识,这几月算是有些感触……”田力山说道。
“是啊,不要看老田给安排在总公司的工会里,印染厂好些人重新找工作,都是他帮着跑的,请客吃饭都是他自己往里垫钱……”李健光说道。
“就你废话多,要不你来给说说?”田力山不让李健光胡乱插嘴岔掉自己的话题,继续说道,“这个里面有一个再就业渠道的问题,工作岗位还是有的,但是好些岗位看到是四五十岁的人上去应征,就给闭门羹吃。这个与企业沟通的渠道,不应该是下岗工人自己去跟企业建立。好些人老实巴交的,只晓得做自己手头的事情,而且信息量也很窄,就算有工作岗位在那里等他,他也不晓得怎么去争取。还有一个就是再就业培训的问题,工作岗位的性质又不可能完全相同,三四十岁的人,正是家里的顶梁柱,谁高兴再去新的工厂当徒工?我是力有未逮,我想市里应该出钱成立一个促进再就业的机构,建立再就业渠道、进行再就业培训之类的,我写了一个材料,前些时间交给市劳动局以及分管的胡市长都一直没有得到回应。你要是关心这个问题,我这里还有一份,交给你看看……”
张恪从田力山手里接过他准备好的材料,舍不得复印的钱,材料都抄在信纸上,信纸的抬头还印着“丽丰印染厂厂长室”的字样。
吃过晚饭,田力山他们还要回洗衣房做事。
张恪告诉田力山不要忘了明天去找橡树园的人碰碰运气,还开玩笑说:“他们要是一点情面都不讲,领着工人将几个出入口堵上,厂子不能这么便宜就给他们占过去……”
“哪能啊?人们可是正经到建邺来投资的,能帮忙解决,那是再好不过。”田力山也不多问什么,就拉着李健光离开。
倒是李健光觉得什么事情都没有谈开,有些不愿意离开,出了小餐馆还跟田力山抱怨:“你倒是什么都不问,你到底知道人家是谁,就将材料交给人家?”
“大不了今晚不睡觉多抄一份,几十页信纸有什么大不了……”
“这个人也真是有意思,他好像很指望你能帮他将材料交给罗君,却什么也不明说,真是有意思……”孙静檬看着田力山他们背影离开。
“可能碰了不少壁吧……”张恪笑了笑,田力山身上有着不少时代的局限性,但是比起那些官老爷,田力山要值得尊敬多了。
骑着单车载着孙静檬回1978,张恪在酒吧角落里坐下来,认真的看着田力山所写的材料。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大规模的出现还是在九八年之后,为革除旧弊,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全面实施国有企业改制,加上国退民进的大背景,仅九八年底全国就累积增加下岗职工一千余万人。
其他到九十年代中期,下岗职工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了,但是国内不容忽视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公务员的住房问题,事情总要一件一件的去解决。
下岗职工生活保障以及再就业相关方面的政策一直拖到九八年秋后才陆续出台,地方上的措施则更滞后一些,特别是经济基础差的地区,条件会更加艰难。
不是下岗职工或其家属,很难体会这个时代带给他们的阵痛是多么的难挨。
“我能看看?”孙静檬帮张恪拿了一杯饮料过来,递给他,自己也拿了杯红绿颜色分层、杯壁上嵌着一枚樱桃的饮料,坐在张恪对面有滋有味的吸着,眼睛却弊着张恪手里的材料。
张恪将材料递给孙静檬。
“办这样一个服务机构不要四十万的经费,市里为什么不给他们钱?”
“凭什么给他们,为什么要给他们,谁给他们,钱从哪里来?”张恪嘴角挂着冷漠的笑,有时候会禁不住的冷漠,不是对这件事,而是对某种希望的冷漠,他太熟悉这个体系了,“还是这个材料里的数据,谁会承认?”
田力山还是做了一些细致深入的工作。
虽然下岗职工潮还没有涌现,但是截止到九七年,建邺市以“放长假”、“停薪留职”、“两不抓”等名义实际下岗失业的职工将近两万人,其中近一半人是就业弱势群体。
这是田力山材料里反应的数据,张恪能够想象实际的数据可能还要严重一些,但这是从来都未没有给官方给承认过的数据。
九七年,连“下岗”这个词,政府都很忌讳提起来,何况还要承认建邺市内存在两万人的下岗职工?
市劳动部门看到田力山上交的材料,大概恨不得吃下去吧?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