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家训(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show-app2.apple{display: none;} .show-app2.apple .show-app2-content{width: 100%;} .show-app2.apple img.fenxiang{margin: 0 3px;border-radius: 0;width: 14px;height: 18px;vertical-align: top;}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style.show-app2{display: none;}</style");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style.show-app2{display: none;}.show-app2.apple{display: block !important;}</style"); }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最快更新异能古董商最新章节!
学究们去做好了。 作为一个古董商人,我自己不过是想找到我要找的古董而已,至于这上面的字究竟是不是程伟元写的,那对我来讲有什么区别吗?”
这是一个无赖的理论,但是有时候无赖的理论还是相当的让人难以反驳的。 乔迁的这话倒也是一时半刻不可能被潘大头驳倒。
看到潘大头说不出来一二三来,乔迁笑了笑说:“其实也是因为这个印章的缘故,程伟元留下的实物虽然是不多的,但是却也是有一点的,其中就有这样的印章。 我曾经在荣宝斋那里见到过程伟元的印章,据说这个印章就是程伟元本人的一个印章,至于荣宝斋的人究竟是怎么样弄到这个印章的,那就不是我能问的了。 ”
问别人古董的来历,这个在古董市场上是比较忌讳的事情,乔迁在古董市场上混良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当然是知道这个规矩的,对方不说,他也是不好意思问。
但是他还是鉴定了一下那枚印章的年代,确实是乾隆年间的玩意。
因此,乔迁就断定,这枚印章八九不离十就是真的了。 乔迁倒是想不相信这个印章是真的,但是,由于这印章确实是那个年代的东西,而且又有荣宝斋的字号做保证,因此他也就相信这印章好似真的的。
而这个时候乔迁再一次的从手稿上看到这样的印章,终于确定那就是程伟元的东西了。
因为这手稿也是乾隆年间的手稿,不是后人伪托而成的。 而且和盛京将军晋昌有关系的程伟元就是只有刊印了红楼梦的程伟元了。
因此,乔迁才确定了,这书上的文字确实就是程伟元本人写的。 而且,这应该比历史学家在书房里面考证出来的事情要准确的多。 因为程伟元毕竟是高鹗的好朋友,他知道的高鹗的事情的可信性当然是毋庸质疑的了。
唯一让乔迁感觉到有点遗憾的事情就是高鹗的手稿没有找到。 就像是找到了一个宝库,然后也得到了钥匙了。 本来以为里面是金山银山的,但是打开一看却不是自己要找的东西,这样不可避免的就让人有点失望了。
乔迁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说:“算了,程伟元就程伟元吧。 总是比没有强吧,好歹我们知道了高鹗确实写了红楼梦的后四十回。 ”
在历史上,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到底是不是高鹗写成的,还有有一定的争议的,虽然主流的声音那后四十回的红楼梦就是高鹗写的。
但是仍然有不少的人对这个提出来了异议来了,这样的情况在红学 的研究历史上不是发生了一次两次了。 甚至到现在来看,还有人提出来红楼梦是不是曹雪芹写的。
就其原因就是因为大家都没有发现铁证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
其实潘大头也是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而已,乔迁是自己的老板,他当然不会傻到和自己的老板一直唱对台戏了。
况且乔迁在这个方面的成就远远的高于他潘大头。 在整个潘家园,乃至整个京城来讲,乔迁的鉴定水平也是数一数二的。
因此乔迁说这个东西是真的,那他就一定是真的,当然是不会有错,这个就是古董界的名声的问题,乔迁的名气就是保证。
乔迁又接过那书籍,翻看了一下却也是翻看到了关键的地方了,在这本诗集的最后的一页上面写有,【程氏子孙,避居苏州。 戒文字,不求闻达。 】这个就应该是程家的家训了。
这个程伟元是一个经过了乾隆年文字狱的人。 当然知道里面的黑暗了。
乔迁摇摇头说:“也是难为程伟元了,他到死还是为自己的子孙找后路,居然留下了这样一个苛刻的家训。 可见乾隆年间的文字狱也是相当的厉害的。 就是到了嘉庆年间,都是非常厉害的那种。 为了使自己的子孙可以有一个安乐的环境,这个家伙居然让自己的子孙一直到江南区避祸,而且,为了避免和文字狱有什么交集,这个家伙居然让子的子孙做一个目不识丁的人。 ”
不识字,当然不会和文字狱有什么交集了,作为清朝有名的一个大书商,居然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了这样一个家训,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