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虎狼之心,焉肯轻息?(2/2)
此奏议得到了多数大臣的附议,甚至还有人说,应该立刻上表西凉,表示请罪,请西凉收兵,并派遣使者奉上厚礼探慰西凉长公主殿下的伤情。
好在朝中还有明智者,例如兵部尚书尚励上前一步,慷慨陈词道,“如今西凉肆虐而来,东雍疲敝应敌,此诚存亡之秋也。我东雍自与西凉建交以来,朝臣每仰西凉鼻息,惧战求和,对西凉一味抱有侥幸心理,然西凉虎狼之心,焉肯轻息?襄阳防务,至关紧要,楚丞相多才干,精军务,临事不苟,殿下理应准其所奏,拨以援军,则可保襄阳无事。襄阳无事,则东雍无事。臣涕零上奏,请殿下英断。”
江随云果断回了一个字,“准!”
坐镇前线的楚轻寒收到了江随云给他的密信,沉默了良久,才对着信任的亲卫忧心忡忡道,“西凉人才鼎盛,军力强盛,又有贤臣猛将。而我东雍虽然人杰地灵,但是修于文略,疏忽武事,历来如此。因此江南之人多文弱,流弊难以一朝一夕间革除。如今为了支援襄阳,东雍兵部几乎捉襟见肘,再加上长江天堑对于东雍而言,自然是天然的屏障,可是漫长的长江防线需要大量的兵力,却又不得不镇守,可以说东雍现在是外强中干的情势。”
襄阳各守将虽勇猛抗敌,却也清楚,前景并不容乐观!
而西凉这一边,收到秦大勇的请罪书后,滕紫屹立即放下一切政务,亲率他一手打造的两万亲卫军,一路策马狂奔,不眠不休,轻骑疾驰入驻襄阳,紧急赶赴前线。
到达帅营之后,滕紫屹来不及休整,便召开了军事会议。秦大勇一味请罪,滕紫屹安抚之后,便道:“此次屹前来,还带来了两万轻骑军、三十万精锐士兵和大量的辎重。据可靠消息,如今东雍军方混乱得很。屹深知,本来稳妥的作战计划是我西凉大军重围,割断荆襄和江南之间的联系,慢慢的消耗东雍军力民心,可是按照如今的形势来看,如果给了东雍时间,他们的军队重新稳定下来,没有数年的时间,就不可能攻下东雍。鉴于此次我西凉在襄阳损兵折将,颜面有损,所以屹打算给东雍一个重击,让他们失去和我西凉对抗的决心,然后再一一平定反抗势力,虽然这样一来可能战事会旷日持久,但是短期之内可以将大面积的东雍收归西凉版图。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将领听了滕紫屹的计划,他们也知道,既然西凉举半国兵力进攻东雍,最完美的自然是将东雍一举荡平,但是如今看来东雍仍有可为,且江随云还未亲上前线,一切胜败结局都还是未知之数。
他们最合适的做法,确实是以雷霆之势兵贵神速的将东雍征服,虽然代价是之后数年的动荡不安,但是应该不会影响大陆的整体局势,便纷纷同意了。
于是,一众将领开始商议详细的计划。根据盗骊及时提供的情报,现在东雍的军力分散,因为在襄阳已经与西凉大战了一场,所以东雍加强了西线的防御,避免潜公主的军队突破西线,顺江而下。而襄阳收到西凉的重创,虽然惨胜,但是兵力损失惨重,为了补充兵员,东雍几乎押上了大半个身家。
因此,滕紫屹提出,首先从西线、襄阳两处展开攻击围困,让东雍专心两处战事,然后他自带一支精锐骑兵突破长江天堑,进逼雍都和副都金陵城。原本按照常理,东雍的国都雍都没有几个月是攻不下来的,而几个月的时间,足够江随云切断滕紫屹后路,勤王雍都了。但是现在雍都空虚,金陵城又是天下粮仓,江随云必然不会轻易舍弃,如此兵力在来回拉锯中必然疲于招架,再利用盗骊在东雍的内应,滕紫屹有自信可以在数日之内攻陷雍都。
然后将东雍王族和百官劫掠到西凉。到时候东雍群龙无首,何况连都城都被攻破,国主都被俘虏,足可以大大打击东雍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