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京绣(1/2)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女帝养成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后来元代定都北京,宫廷召集了大批来自中国各地的优秀的绣匠进京,来更好的为宫廷服务,使得京绣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明代时期,京绣在针法技艺、用工用料、纹样图式等各个方面愈加规范,形成了自己的形制,并且逐渐扩大规模。

到了清代,随着京剧的兴盛,京绣在民间也有了大量的发展,在民间的制作已形成体系。同北京文化精神相似,京绣是广泛吸纳了中国各地刺绣精华的基础上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从而拥有了如此高的成就。而后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曾为宫廷服务的工匠们回到民间,京绣便以个体工坊的形式生存,工匠们在皇家工艺造办体系的基础上,与民间的特色和探索相结合,相辅相成,更是带来数不清的文化瑰宝。

针法

京绣的针法由于汇集到全天下的各类刺绣高手,吸纳融合了各类精绝的技艺和精华,再赋予皇家的审美宗旨和规范加以指导,从而形成了其独特而严谨的针法路数。在针法上,京绣继承了苏绣的法制,有齐针绣、抡针绣、套针绣、施针绣、滚针绣、切针绣、平金绣、打籽绣、网绣、穿珠绣、盘金绣、圈金绣等针法,一针一线都展现了皇家的气势。绣制时,不同的针法组合能够产生丰富的线条与图案,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例如运用施针、滚针来表现朝廷官服上的珍禽异兽毛发的蓬松毛顺,使其更加栩栩如生;运用散套针刺绣花卉,使花叶纹理清晰,表现其尽态极妍艳,娇艳美丽;运用盘金绣来刺绣龙凤,体现京绣的皇族气派,华美富贵。京绣针法中年较为特殊的是平金打籽绣,是以真金打成箔片后捻成线盘成吉祥图,载结籽于上,精致华贵,豪华富丽。

色彩

配色是诠释京绣工艺特质的另一重要因素。功能造就了京绣对于色彩运用的讲究。五彩是其一大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青、白、黄、赤、黑为五色正色,在京绣中又分出上五色(红、绿、黄、白、黑)和下五色(紫、湖(淡青)、蓝、粉、香(古铜))。虽然色彩丰富,但京绣讲究的是颜色间的协调统一,根据整体设计的需要进行调整,不杂不浮,端庄沉稳。如补子、团花等,强调颜色之间的对比,突出形象的同时,还有充分的过渡和晕染。较精者每种颜色采用九色进行过渡,如龙袍的“水腿”等,富有层次变化,充分体现出备五采之绣、章四时五色之巧的文化传统。大面积金色的运用是京绣的另一大用色特点,尤其是绣制龙凤图案。这并非绣工个人创意灵感的闪现,而是使用者的要求和礼制的规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