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8章 《推拿》(2/2)

他们是一盘相同不幸不同坎坷的散沙。

我尤其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表达方式,所以才让我有了想要把推拿这部小说拍摄成电影的意愿,我想要把在小说里面带给我的感觉,在电影里面全盘拍摄出来,并且更加凸显,做到极致。

将这不幸汇聚成塔,将一个盲人的世界弱化成一出戏剧,用以承载别人澹化的不幸。

当浅澹到极致,情绪上也就能够被推到极限,甚至突破极限!

比如说王大夫,王大夫是一名盲人推拿师,他手法娴熟,性格沉稳。然而,王大夫的弟弟欠了两万块钱赌债,在面对上门要钱的人时,王大夫拿起了菜刀,撕开衣服,一刀又一刀地在自己身上“割肉血偿”,这其中的情绪表达应该是非常浅澹的,并不像你之前饰演的那个六子一样,根本没有那么惨烈,也不会有谁死亡,他懂得怎么样避免致命伤……

沙复明是沙宗琪推拿中心的老板。先天失明的沙老板风流外向,他平时爱跳交谊舞、爱朗诵现代诗,特别是三毛的诗句,是一个活脱脱的“文艺盲人”……

小马是推拿中心一名年轻的盲人推拿师。他因幼年的一场车祸失去了母亲,同时也失去了光明。正处于青春期的小马对嫂子小孔身上的女性气味有着一种迷恋,后与洗头房小蛮开始了金钱交易……”

徐横舟听的一愣一愣的,忽然觉得要说还是娄烨最能说,但是他也确实从对方这滔滔不绝中听出来了,对方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以及对这部电影整个主题的感触。

他一边听一边和自己的一些想法相互映照。

刚刚理了一些头绪出来,就忽然听到娄烨语出惊人:

“其实,最开始,我想让你演小马。”

徐横舟:???

对方递过来邀请自己出演的角色,并不是这个啊。

“因为我想到这个角色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想到了你之前出演的《树先生》。

小马作为这出戏剧的关键点,其位置是特殊的。

这个特殊体现在这部小说的“求爱链”里,沙复明喜欢都红,都红喜欢小马,小马喜欢小孔,小孔喜欢王大夫。

这群小集体按照盲人世界的潜规则一样在自产自销。

但悲剧却不在这,而是他们都在寻求社会的接纳,小孔的父母要求她一定嫁给一个眼睛正常的人,沙复明一直在不断相亲将触手伸入主流社会。

但他们都失败了,只有小马成功俘获了一对眼睛——小蛮。

小蛮尽管是一个风尘女子,但是她却把忐忑过河的小马救上岸了。

尽管最开始是出于交易,但是最终这两个人在金钱关系中找到了爱情。

小马这个任务其实很关键,他是青年时期的沙复明,如果他一路光明下去,那么他就会成为沙富民,如果他颓废了,那么他就会成为王老师,可是他得到了救赎。”

徐横舟听得十分的入迷。

说实话,这个剧本他确实没有特别用心去钻研,主要也是正如娄烨所说,从剧本上来看,这个故事也是非常散的,让人很难单从剧本就完完全全的带入到整个故事当中去。

他就是想着在和导演交流的时候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够真正地理解到这个剧本。

但没有想到,真正和导演面对面交谈的时候,对方给自己一顿输出带来的效果比他想象的还要好很多。

起码在这一刻,他才是真正的对《推拿》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理。

尤其是娄烨对几个关键人物的人生轨迹以及性格和人际关系做出了说明之后,徐横舟对这整个故事的脉络就更加的清晰了起来。

这么一清晰起来之后,他对娄烨邀请自己出演的角色沙复明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沙复明人如其名,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盲人。

沙复明读书的时候非常用功,不仅推拿学得好,他还特别喜欢读书。

他什么都读,文史、医学、科学、艺术、经济,没日没夜地读,这是为什么呢?

沙复明坚信,每个人一定还有一双眼睛,在心中。

他要通过一本又一本的书,把内心的眼睛“打开”来。

沙复明是一个博学的人,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的思维跟别的盲人不一样。

他在沪上工作的时侯,推拿技术不是最好的,但却是赚钱是最多的,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推拿中心经常有外宾光顾,他利用业余时间去学日语和英语,这样当外国客人一进来,其他盲人都往后躲的时候,他能站出来,用蹩脚的外语跟顾客打招呼。

招呼一打,客人就自然而然是他的了,没有同事抢生意,相反其他人还羡慕和崇拜他。

沙复明还能用结结巴巴的外语跟外国客人讨论小费,所以他得到的小费也出奇的高。

他的外语表达能力并不强,正因为如此反而带来了意外的幽默。

沙复明的生意好得需要提前几天预约,小费又高,所以他经常忙得喘不过气来。

树大招风,同事的羡慕变成了嫉妒,有人偷偷教外国人对他的小费砍价,他的生意也一落千丈。

但是从打工的第一天起,沙复明就不是为了湖口,跟同事斗不是他的目标,他的目标是开一家自己的推拿中心。

沙复明坚信,手艺再好,终究是个手艺人。武功再高,终究是个勇士。

沙复明要做的是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