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172(2/2)

所以劳动人口数量仍旧相当紧缺。

而为了填补劳动人口的紧缺,解放女性劳动力也就成了必然的一件事。

因为小玖只是觉得新奇,并未抵触或劝说默默禁止女孩儿接受教育,所以默默并未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倒是张樱发现的问题,让默默陷入了沉思:“我记得小时候教导我们的老师,都是学识相当出众且擅长教书育人的能人,他们擅长引经据典。对书本知识不感兴趣的姐姐也能安静上课,就是因为老师们讲的故事。”

雍正为自己孩子挑选的老师可都是大清顶尖水平,自然与学堂的老师并不一样。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大清的教育环境就注定了,真正有学识有本事的人基本全都选择了进入官场,而有着各种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也很难将生活过得穷困潦倒,不得不跑到海外谋生。

是以,会选择到美洲生活的读书人多半是在科举上多次失败,郁郁不得志的人。

这样的人中自然存在有真才实学者,但大部分……

默默皱了皱眉:“难道要回大清挖人?”

她倒是想挖,啾啾估计也不会阻止,可问题是那些有真本事的人真的能远涉重洋到美洲生活?

张樱笑了笑:“你们好好发展,若是美洲的生活比大清好,总会有人愿意的。”

别忘了,大清还生活着好些对清朝毫无认同感的汉人。

而这些人大多是读书人,其中不乏学识出众之人。

默默在张樱的提醒下,也想到了这群人。

不过她并未抱太大希望——

大部分读书人都很固执和迂腐,不一定愿意接受教导女孩子读书。

但转念一想,那么多读书人中只要有两三个思想豁达的也就够了,等到第一批孩子成长起来学校的老师也不至于那么紧缺了。

默默决定派人到大清去找人。

张樱则与小玖开始商量在美洲开展自己的事业了,小玖准备在中心城建造一个话剧院,招揽一些演员,或者让人从大清请一批演员到美洲——

小玖将此事拜托给了默默,让她到大清招聘老师的时候,一并将演员请到美洲。

因为不是到美洲定居,招聘演员会更容易一些。

张樱则打算在美洲开一家专门售卖华夏各种书籍,如四书五经名人典籍,如医学农书天文科普,如奇闻杂谈话本儿故事等书籍的铺子。

反正只要大清有的,她都可以卖。

而最最需要的,还是各类启蒙书籍的注释白话版——

出一本写明了各种典故出处与内容,以及相关拓展知识的启蒙书籍,应该可以激发小孩子们对华夏文化的乐趣。

因为话剧院与书肆都需要选址,所以张樱与小玖很快变得忙碌起来。

自从张樱来到美洲后,每天的晚膳她几乎都是与几个孩子一起吃的,但等忙起来后,张樱每次回到城主府都发现几个孩子等了自己很长时间。

她意识到这点后,便缩短了带自己在外闲逛的时间。

话剧院需要重建,书肆却可以在买下店铺后装修一番,摆上各类书籍就开业——

张樱这次来美洲,带来了许多书籍。

也许不全,但用来开书肆却绝对够了,尤其里面还有很多在大清口碑销量都不俗的话本儿,完全可以给书肆打响知名度。

而事实也是如此,书肆里面售卖的各种话本儿很容易就吸引了那些学生的目光。

书肆很快就在学生群体中火了起来。

但因为美洲这边识字(汉字)的人太少了,这书肆并未如张樱预料那般在整个中心城都变得出名——

繁体汉字的书写难度世界闻名,大家为了生活学会汉语已经很不错了,除了想要通过读书出人头地的学生与大人,其他人可不愿意在学会了汉语之后再苦哈哈地学习汉字。

那可太痛苦了。

所以中心城等城市虽然大部分人都在说汉语,但真正认识汉字的还是极少数。

可张樱也不是没有办法。

意识到是因为识字的人太少,以至于传播范围有限,张樱很快调整经营思路,直接将书肆旁边的铺子也买了下来,然后开了一家可以听说书的茶楼。

说书的内容,就是书肆里的话本儿。

这么一来,书肆内的话本儿很快打响了名声,书肆在中心城也有了相当不错的知名度——

就算是没到书肆买过书籍的人,也从其他人的口中知道了这个书肆。

原本不怎么受重视的学生们,竟然也因为这些话本儿而受到了家长以外的人追捧:好些人在得知茶楼内说书人讲的故事是书肆的话本儿后,也不管自己识字与否,竟然都跑去买了一本,就为了提前之后的故事情节。可他们又不识字,于是便只能想法子找到那些认识汉字的人帮忙读出上面的内容。

一时间,认识汉字的学生与其他自学汉字的人都受到了热烈追捧。

请人帮忙总不能空着手吧?

是以这些人还靠着认识汉字获得了额外的进项,改善了自家的生活,愈发让人羡慕起来。

中心城的百姓学习汉字的热情相当高涨。

张樱见状,从007的资料库中找出了字典,再通过字典的内容编写出了一套繁体汉字的字典。

与此同时,她之前一直在筹划的启蒙书籍注释版也已经完工。

在张樱启程回返大清之前,字典与启蒙书籍的注释版也都正式上架开始销售。一开始虽然无人无津,但等人发现了这些书的用处之后,销量很快火爆起来。

鉴于大清百姓的识字率也不高,张樱还将字典与启蒙书籍注释版带回了大清。

小玖却留在了美洲。

仅仅半年时间,根本就不足够让话剧院正式开业,更何况美洲还没有专业的演员。

在等待演员来美洲的时候,小玖按照张樱的意思将三百千中的典故整理出来,然后直接改编成了独幕剧,自己慢慢在琢磨剧本儿。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小玖很快将剧本儿写好,就等着演员到位了。

而在张樱启程回大清没多久,默默派去大清的人便将老师与演员全都带到了中心城。

老师们都被安排去了学堂,演员则直接到了刚建好的话剧院。

小玖也不和他们啰嗦,等人修整好后直接将剧本儿交给了他们:“咱们过来主要是宣传华夏文化的,而且这边的百姓对华夏文化中的很多东西都不了解,所以咱们暂时先不要排练咱们在大清表演的那些剧目,而是先将启蒙书籍中提到的典故排演出来表演给当地人看,让他们对华夏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能跟着默默的人来到华夏的演员都是对小玖非常信任的人,不然他们也不会千里迢迢地跑来美洲。

所以在小玖开口之后,这些演员很快接过剧本儿,开始翻阅起来。

等对故事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便立刻开始分配角色了。

大家都是专业的,角色分配完成立刻就开始似模似样地排练起来。演员演技出众、经验丰富,故事简单易懂、篇幅还短,场地也都是按照大清的话剧院设计建造,不存在不习惯的问题。

所以距离演员抵达美洲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话剧院便正式开业了。

开业前半个月为了打响知名度,话剧院的门票完全不要钱。是以即便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话剧是什么东西,也都愿意走进话剧院观看里面的表演。

而等看过话剧表演之后,这时候的人们很难不为演员们过于真实的演技折服。

何况小玖亲自操刀的剧本儿还相当优秀。

是以话剧院开业短短半个月,便在中心城直接打响了名声,等到正式营业,话剧院的门票竟然一票难求。

……

周宇是最初跟着钱亿来到美洲的船员后代,后来其父带着父母与妻儿在美洲定居,他也就成了中心城的一员。

周父很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在他到了适龄读书年纪后就把他送进了学堂。

但周宇很烦。

学堂教导的知识他全都不感兴趣——

科学知识虽然有趣,但他也就看个乐呵,每到考试就露馅儿,越学越痛苦;四书五经等内容又太过枯燥,周宇每次上课都觉得老师在念经,完全学不进去。

读书?周宇只想要快点儿长大,然后回到家里帮父亲做生意。

但这样的想法,在跟几个同伴进入话剧院后,改变了。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三百千当中藏着那么多好听又好玩儿的故事,华夏竟然有那么多的英雄与聪明人,读书竟然可以知道这么多有趣的典故……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上见~★感谢在2021-08-29 23:35:33~2021-08-30 18:04: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郁崽 15瓶;人生无处不青山、lily得了长肉症 10瓶;周颖 2瓶;lmrabbit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