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音乐之都(2/2)
”梁晓秀故意那样问。
布朗觉得梁晓秀的问题有点土气,与高雅的音乐不相称。于是他想给梁晓秀上一课。
他振振有词地说,维也纳这座城市的音乐魅力长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和音乐底蕴,此外还在于维也纳人始终坚定地维护其音乐地位。事实上,音乐已经渗透到维也纳人的心灵;维也纳人把音乐作为“立市之本”加以精心打造,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证据是什么?”梁晓秀问道。
“证据就是那些国际人士对音乐厅的光顾。维也纳是一个国际会议的中心,每年在这里都召开众多的国际会议。维也纳人用音乐丰富了那些国际人士的业余生活,培养了他们的音乐兴趣。”
“既然如此,布朗,你现在需要思考的一个紧要问题是:你要琢磨开一家中餐馆,怎样吸引那些国际人士前来餐馆吃饭,就像他们去听音乐会一样。”
“梁小姐,这是两回事呀。音乐厅和餐馆不搭茬。”
“你错了,这就是一回事。美食配上音乐,那才是最好的搭配。那些国际人士总得吃饭吧?你要思考怎样为他们提供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场所、一流的美食;在他们听音乐会之前或之后,让他们来餐馆吃好吃饱,在美食中消化音乐。我已经和商会会长讲了,我要在国际会议中心那一带开一家中餐馆,我委托你全权负责筹备餐馆,主要的客户就是国际人士。会长告诉我,常驻维也纳的国际人士有一万多人,他们都是中餐馆的潜在客户。维也纳人推广他们的音乐,我们推广我们的美食。你能做到吗?”
梁晓秀忽然转移了话题,布朗一时还不适应,他发呆发愣,找不到适当的字眼回应梁晓秀。
梁晓秀说他们进入奥地利境内已经一个星期了。这期间她一直留意奥地利的餐饮,感觉要想靠奥地利人的消费来赚钱,那是很难的,所以她把目光投向了国际人士。
“我们现在就去国际会议中心那一带找一家餐馆吃完饭,目的是考察那一带的餐饮市场。”
梁晓秀发话了,布朗开车驶过多瑙河大桥,前往国际会议中心。他们找到了一家奥地利人开的西餐馆,那天餐馆里的客人不多。他们入座后,服务生送来菜单,梁晓秀看菜单上的价格,还不及她在里尔餐馆菜价的一半。
餐馆的菜量挺大,价格却不高。
梁晓秀对布朗说,他要仔细研究维也纳的餐饮市场,否则她无法投资建餐馆。
布朗缓过神来问到:“梁小姐,你怎么犹豫了?”
“不是犹豫了,而是理智了。你看这家餐馆的价格,如果我们按照这个价格定价,我们一年没有多少盈利。你说是不是?”
“我认为,我们应该适应当地的市场,按当地标准定价。”
“市场需要培育,我们要培育出一个高档餐饮市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门票买到几百欧元一张,那就是培育的结果。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这里必须培育国际餐饮市场,让那些国际人士都知道这里有一家最好的餐馆。”
“你的意思是建一个高档餐馆?”
“不仅仅是一个高档餐馆,而应该是一个国际人士聚会的最佳场所。你说维也纳人们到咖啡馆喝咖啡,已经养成一种习惯,对吧?我们要做的事,就是让那些国际人士也养成一种习惯,到我们餐馆聚会,谈天。我们让他们知道我们的餐馆是这一带最佳聚会场所。怎样建起这样一个场所,布朗你得仔细琢磨、研究、思考,你要拿出持之以恒的研究态度来,让你聪明的头脑运转起来。”
布朗觉得梁晓秀说的很轻松,真正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
梁晓秀说,什么事都得做起来才能看出效果。布朗的任务就是调研市场,琢磨顾客的消费习惯和心态。他们要做的事,就是创新;而绝不能按照奥地利人做法开餐馆。
布朗说,如果按照梁晓秀的要求,那需要很长时间。
梁晓秀说时间长没关系,关键是要不厌其烦地思考,演算,直至获得满意的结果。只有创新,他们的餐馆才能生存下去;如果没有创新,餐馆肯定开不长就得关门。他们必须为餐馆打造一个较好的生存空间和环境。
那顿饭成了讨论问题的场地了。梁晓秀强调说,他们除了观光游览之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考察餐饮市场;他们要时刻留意各地的餐饮市场,及时发现问题,为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布朗和米拉两人暗暗想:这个梁小姐怎么忽然对游览不感兴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