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东境变故(1/2)

最快更新宁为长生[重生]最新章节!

第一百四十章

自从平州一战之后,董明和便对朱定北推崇备至。并不仅仅因为他馈赠的海战兵书,更因为对朱定北小小年纪就深谙兵法谋略,审时度势力挽狂澜的能力。

他二人借着钱悔相互往来信件,这些年下来交情不同于常人。

以董明和的聪慧,他自然明白对方的处境。第一次见面时,他只为朱定北性情疏朗却只能被困在洛京而惋惜,现如今,他已经明白,镇北侯府世孙的身份对朱定北而言意味着什么,也已然清楚他与皇帝陛下暗中的交锋。

他告知朱定北皇帝陛下将亲军交于他统管,并不是在表明立场,也不曾背弃辜负皇帝的信任。当然,也并不是因为报恩。董明和生性稳重,行事果决有大将之风,但骨子里还是有着文儒世家出身的偏重情感的一面——从他因黄煜而做出的抉择便可见一般。

他这么做只是出于私心,想给挚友提一个醒,让他不至于在将来陷入危局。

宁衡见朱定北面色有异,正要出声询问,后者便将手中细纸条递给他。宁衡见了上面所写也是一惊,这件事情皇帝办得极其隐蔽,连宁家都没有得到丝毫风声,若不是董明和今日告知,恐怕他们都还以为皇帝开了一次私库,国库这些年又因异变天灾而吃紧,已然没有精力和财力培养私军。

没想到,皇帝陛下不仅将人手备齐了,还将这些人交给了董明和调教。

现在想来,董明和调任广州府也是陛下刻意安排了。就算是宁衡也没料不到,皇帝会把他培养起来分散朱家军和各军军权的私军放在广州府——宁家的眼皮底下。

宁衡叹了一声:“看来董二与你确实有善缘。”

朱定北与董明和这些年的往来并没有隐瞒宁衡,至于兵书一事,除了他本人和董明和黄煜之外,连钱悔都只以为他是给了董明和某些锦囊妙计才让董明和大放异彩。当年他与董明和二人结识便是宁衡引见的,他对董明和的青睐宁衡亲眼所见,此时又在隔间听闻朱定北因缘际会救了黄煜性命,便只当董明和投桃报李,没有深想其他用意。

朱定北勾了勾嘴角没有反驳,转而说道:“你说陛下派了专人在国境内遍访矿山,看来还是运气好被他开出来几个。”

寻矿一事,向来是各郡县管辖的分内之事,一旦发现便上报朝廷,归入户部。

皇帝派专人干涉此事,用意自然不言而喻。朱定北之前想不明白,既然皇室私库充盈,皇帝老儿为什么还要绕这么大的弯子,后来听宁衡解释说皇帝动用私库有所限制,超过私库三成数额或是一年之内连开三次以上私库都必须要有皇室族老的同意才可。这其中宁氏太后的赞同便有很大分量,而宁太后所代表的立场则是宁家,宁家介入私库动向是皇帝不想看到的。

他虽是帝王,要做私事自然不好大用公款。

宁衡道:“并未开出几个好矿。不过,陛下要做的事,自然不会受财力所阻。”

朱定北一想也是,毕竟九五之尊不像他们老朱家要弄到钱有的是办法。

“陛下眼光一想不错,他现在选了明和师兄担当此重任也是选对了人。就是不知道,明和师兄教养出来的军士,比起我朱家如何了。”

“朱家以陆战为先,董明和则重海防,向来他教导出来的士兵也会有所偏向,两方并不妨碍。”

宁衡实事求是道。

朱定北唔了一声,意味不明道:“那可就不一定了。”

宁衡闻言一怔,而后压低声音凑在朱定北耳边道:“你与陛下……不谋而合了?”

朱定北惊了下,叹气道:“阿衡,有时候你比我自己还要了解我,我都不知道时好时坏了。”

正如宁衡所言,他这一次和贞元皇帝不谋而合了。

真不知道该不该说是孽缘,他原以为皇帝縢养私兵,肯定会在宁州或是凉州行事,因此避让开这西北两境,早早将目光锁定在了东境。他在金矿山上前后所得的几万两黄金都投在了这件事上,不必皇帝陛下让董明和带一整个海师的大手笔,他只着重培养了几个人。

而他们,曾在平州海战中稳得军功备受重视,在这一次换防调任中已经四散在东境海师之中。

其中,以钱悔最为特别。

自从窦军一案之后,钱悔便与朱家结下莫解的渊源,他诚心归顺于朱定北——不错,并非朱家,而是朱定北本人——才让朱定北将这个站在明面上的人收为己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