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昨是今非旧时光(二)(2/2)
呵呵呵呵!
心里有数?没数也罢!
冯喆明白了,今天这个见面是一种蓄谋,水利厅的五千块钱奖励和县里的一千元奖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之前怎么自己一点都不清楚呢?想让自己去办事去出力了,就拿着好处来鼓励自己了,哄小孩呢?
也许水利厅的奖励是早就有的,可是因为某些原因。被刘玉顺这些人给暂扣了,如今用到了自己,就一副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模样,将钱拿出来激励自己。可是县里给自己一千块钱,冯喆觉得这个似乎是临时加上去的。就是刘玉顺和李开来或者其他人商量好了,仅仅就是为了表白一种心迹:给你钱,给你好处,你就要办事,别不识好歹。
刘玉顺看着冯喆说:“按照属地管辖权,半间房那儿的水库已经归县里管理了,今天叫你来,就是看看小冯有什么主意的,就知无不言的说出来,大家齐心协力。将水库的事情早早上马了。”
冯喆这才知道原来水库的管辖权归县水利局管理了,怪不得刘玉顺这个局长这么上心,可这么大的事情干嘛问自己?
还有,到底水库的事情办到了那种程度呢?
仿佛看出了冯喆的迷惑,李开来说:“本来发改委那里已经立项同意了,所以水利厅才有了批文,可是守阳县也在做工作,想将水库改建到他们县去,这里面就有了矛盾,所以。咱们这是各尽所能,八仙过海,谁争取到了,就是谁的。”
是这样吗?冯喆有些怀疑李开来和刘玉顺的话。他现在怀疑所有梅山县政府成员的话语和说辞。
“县里最近为这事可谓是东奔西走,小冯不是外人,坦而言之,之前,我们通过方方面面的关系找过方方面面的领导,当然也找过赵副市长。你的同学赵枫林,我们也见过,可是涉及两个县之间的竞争,市里的领导不便表态,赵枫林同志也表示自己作为市政策研究室人,不好对下面具体哪个县的工作表达意见,不过他倒是指明了小冯你和发改委的一个人熟悉,而这个人可能在水库这件事上是起到一定作用的,这一点,小冯同志也予以认可了。”
李开来的话前半段是对冯喆说的,后半段是给刘玉顺和刘奋斗说的,冯喆一听心说果然,你们都将我摸得一清二楚了,还来问我干嘛?审贼呢!
冯喆这会有些恼火,他有些生赵枫林的气,怪不得县里放着副市长的儿子不去用,却拐弯抹角的找到了自己这个已经不在水利系统工作的闲杂人等,原来都是赵枫林多的嘴——赵枫林不办事,却将我扯进去干嘛?这不是喝凉水剔牙缝,没事找事?
刘玉顺和李开来说到自己省发改委的同学,除了柴可静还有谁?
我和柴可静熟悉?这话从何说起?赵枫林那会在学校是学生会的,倒是和柴可静走的很近,起码比自己近,可赵枫林都不去找柴可静,我这个没和柴可静说话超过五句的人,凭什么去?
做人怎么可以这样?
事情不是这样办的!
不对!
——赵枫林到底是不想给梅山办事,还是故意或者无意将自己推到刘玉顺和李开来面前去的?
如果赵枫林是无意是搪塞,那虽然是不可原谅的,也能理解,也许就是无意之失,可要是故意为之,那赵枫林这家伙不是其心可诛、用心歹毒,也是自私自利,说话不负责任。
赵枫林应该不知道自己和柴可静互发短信的事情,也就是说其实在外人眼里、在老同学们的眼里,自己和柴可静根本不可能搭上关系,绝对不可能有来往,道理很简单,因为在很容易发生点什么事情的学校两人就没有交集,出了学门,到了纷纷攘攘的社会上,离得又这么远,两人的关系怎么可能比学校时还熟络?
那不合情理。
再说那天在武陵市街头和柴可静偶遇——真的是偶遇,冯喆没有想到,柴可静估计也没想到,因此赵枫林不可能知道这一点(不过事后柴可静有没有给赵枫林说起这个,冯喆不能确定)。
这样一想,冯喆觉得赵枫林给李开来和刘玉顺说与自己是同学,和发改委里的柴可静是同学,就是想让刘玉顺和李开来找自己,让自己去完成一项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不是让走投无路的梅山县县委县府领导今后彻底的将自己这个成事不足的家伙打进升迁的冷宫!
要是这样,赵枫林也太岂有此理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