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满足是成功向上的前提(1/2)
最快更新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最新章节!
● 李嘉诚案例
李嘉诚说:永不满足,是发财的前提。一个人如果产生了自满情绪就会停滞不前,就会松懈,就会按部就班。不想让今日成为昨日的重复,就得有赚钱的动机。一个能在商场遥遥领先的人,必是一个怀着对金钱的占有欲的人。他时刻想的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转换为金钱。
进入五金厂打工后,李嘉诚兢兢业业,干得很不错,老板也很赏识他,但李嘉诚并没有为眼前的稳定而满足,他有着更大的愿望。在五金厂虽然做得很不错,但李嘉诚志不在此,他要创建自己的一番天地,所以,他不顾老板的挽留,从厂里辞职,出来自己创业。当时李嘉诚的创业资本也不过区区5万港元,着实不多。这钱都是他平日里一分一厘积攒下来的。据他的亲朋回忆说:“嘉诚从未奢侈过一日,他外出从来都是吃大众餐,他穿的衣服更是没有一件能上档次的。”
1952年,李嘉诚开设塑胶厂,取名长江。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为了提醒自己要沉下心、弯下腰来,“长江”,取“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汇聚百川,才能气势如虹、长流不息。”李嘉诚要做实业,做宏图伟业。他说:“长江之源头,仅涓涓细流,东流而去,容纳无数支流,汇成汪洋之势。日后的长江塑胶厂,发展势头也会像长江一样,由小到大。长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未来的长江集团,也应该为中国人引以自豪。长江浩荡万里,具有宽阔的胸怀,一个有志于实业的人,理当扬帆万里,破浪前进,去创建宏图伟业。”
在刚创业时期,李嘉诚凭借之前的积累和诚信经商,发了几笔小财,但好景不长,过度地扩大生产规模导致了资金链的断裂,工厂经营陷入了困境。产品无法正常出厂,还有不断上门催债的原料商,那段时间,李嘉诚忙着应付各种状况,十分疲惫,眼看就要支撑不下去了。
原本信心满满、想要大干一场的李嘉诚也没有料到,自己创业会遇到这么大的瓶颈。1950年到1955年这几年,是李嘉诚创业史上最为艰难的时期。不过再怎么艰难,李嘉诚也没有想到退缩、关闭工厂。他咬牙坚持着,寻求塑胶厂翻身的出路。在焦头烂额的那段时间,李嘉诚保持冷静的头脑,分析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分析市场走向。他看到自己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中已经趋于饱和状态,需要寻求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坚持不懈的李嘉诚,寻找到了企业转轨的出路,“长江”塑胶厂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机。
李嘉诚说:“一个人若自以为有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我看过许多人,开始时挣扎奋斗,但在他们牺牲无数血汗,前途稍露曙光后,便自鸣得意,开始怠惰、松懈,于是失败立刻追踪而至,跌倒后,再也爬不起来。”
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么失败很快就会找上门来。许多人,在起步时都努力卖命,可是收获刚刚开始,就自以为取得了整个“天下”,开始自满,开始不理性地对待商机,这时,会突然有一个打击重创得他无法翻身。所以,要时时有挣钱的心,才有动力拼搏,也不能忘了时刻坚持做人的原则—谦虚而谨慎,这样才能财源不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