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让员工成为成本控制的主体(2/2)

可以这么说,如果这些人对产品的了解不如董事会里的人,那么公司就无法成功。

亨利·福特在1914年宣布了震惊世界的5美元工作日计划,高于当时当地平均水平一倍有余,所有人都认为福特疯了,但是1914~1916年3000万元、4400万元和6000万元的纳税后净收入证明,提高员工工资不仅没有给公司增加成本,反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思科公司员工的工资也高于业界的平均水平。员工自己说,虽然不是最高的,但也是在工资水准的前1/3的梯队之中。思科的节约也不是教条性的,如果有人能喝10瓶水,也绝不会有任何人指责他浪费。思科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员工培训,公司曾经聘请在好莱坞工作过的导演给员工做沟通方面的培训,12人的课程培训了3天,每人5000美元的费用。

在思科,全员享有期权,40%的期权在普通员工手中,一个思科普通员工,只要干满12个月,在期权上的平均收益是3万美元。另一方面,公司因为有互联网这样的工具,便于随时沟通,公司的一些决策都事先跟员工进行讨论,有专门的人负责征求意见,这样,员工自然愿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对公司的成本构造最有影响力的人,归根结底是那些每天都在处理设备、产品和顾客的基础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