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保持团队的活力(2/2)
第二步,就是要在公司内部宣传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及未来团队管理时的工作方式,让员工对团队建设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三步,在团队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打破另一种形式的大锅饭。如果一个团队内部没有竞争,在开始的时候,团队成员也许会凭着一股激情努力工作,但时间一长,他发现无论是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一个成员都享受同等的待遇,那么他的热情就会减退,在失望、消沉后最终也会选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方式来混日子。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实行赏勤罚懒,赏优罚劣,打破这种看似平等实为压制的利益格局,使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团队才能长期保持活力。
王刚是一家医药公司的老板。深谙管理之道的他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逐渐把团队带入了一个相对有优势的竞争位置,业绩不断攀升,效益明显提高。可是好景不长,王刚后来发现下属在工作的时候逐渐丧失了创业时的斗志,尤其是一些部门经理,自由散漫、自我感觉良好、优越感强、工作浮夸成了难以控制的通病。这些骨干的工作状态严重制约了团队的发展,为此,王刚左右危难,但一时想不出办法来。后来在一次谈话中,人力资源部经理李深向王刚献上一计:“本周我去挖请一位资深医药管理人才,公司可以重点培养,并把这个消息发布出去。”“但是公司目前并不缺少优秀的管理人才,我不打算换人。”王刚说。“我的本意是引进一条‘鲶鱼’,让其激发团队的活力!”李深表示。
王刚马上采纳了李深的意见。李深在一次例会上,以报告形式向经理办公会宣布了“储备管理型人才”的决定,并马上付诸行动,招聘人才。部门经理们大惊,迅速振作起来,调整姿态。为了避免被这条空降的“鲶鱼”取而代之,大家马上拿出创业时的魄力和作风,雷厉风行,兢兢业业,不久团队的面貌便焕然一新。
适当的竞争犹如催化剂,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内的潜力。一个公司如果长期没有“鲶鱼”,就会缺乏新鲜和活力,容易养成惰性,导致缺乏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