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缘法(2/2)
话音一落,阿罗眼泪直淌,扑到郑绥怀里,抱着郑绥了起来。
郑绥身子顿时一僵,伸手拉着阿罗在旁边的方榻上坐下,轻拍着阿罗的后背,“怎么哭起来了?阿罗,有什么事你和阿姊说,快别哭了。”
只瞧着阿罗抬起头来,泪眼模... --
最快更新高门女最新章节!
泪眼模糊,“阿姐,我阿姨病了。”
高姬病了?
郑绥瞧着阿罗红了眼眶,眼泪直往下掉,猜着可能没这么简单,但还是忙劝道:“既然病了,请疾医过去瞧病就好了。”
“看过疾医了,已经吃了一个月的药,但今早疾医说……阿姨就这几天的事了。”阿罗抽气着,说到后面,又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郑绥听了,心头大惊,若是她没记错,高姬还不到三十岁,怎么会病成这样?
“阿罗,你别急,府里住着几位疾医,我们再换个疾医瞧瞧,实在不行,还可以去阮府,寻几个疾医过来,定能治好你阿姨的病。”
阿罗不停地抽咽,“都看过了,没用的,这几日……我求了大伯母,两府里的疾医,都去……去给阿姨诊过脉。说阿姨……不中用。”
郑绥瞧着阿罗眼泪又要出来,忙地替阿罗拭去,只是在恶疾面前,所有人都无能为力。此刻,她唯有揽着阿罗,拍着阿罗的后背,安抚着阿罗。
上次荥阳坞壁遭高敬摧毁后,郑家族人从新郑城中被解救出来。伯母诸葛氏便带着大伯父的两位侧室大小诸葛氏,还有阿耶的妻妾大小崔氏以及高姬也回了荥阳一起居住,至于南院的其他侍妾,除了死去和逃逸的,剩余留下的,后来都让大兄给遣散了。
伯母从荥阳搬来陈留,住到这座宅子里,伯父的侧室和阿耶的妻妾也就跟着伯母一直住在静园。
难怪这近一个月,阿罗多半是待在静园,原来是高姬病了的缘故。
过了好一会儿。阿罗才收住哭势,从郑绥怀里出来,坐直身,望着郑绥说道:“阿姊,我阿姨想见大兄一面,你能不能帮我和大兄说一声?”
“你阿姨要见大兄?”郑绥很是惊讶,高姬和大兄郑经,可是八杆子都打不到,她要见大兄做什么,不过瞧着阿罗满脸期盼。想着这可能是高姬的临终盼望,遂点头应了一声,“我会和大兄说这件事的,但是见不见。就看大兄的意思了。”
听了这话,阿罗的眉头蹙紧,很是担心,“这是我阿姨唯一的愿望,拜托阿姊帮个忙,阿罗不会忘记阿姊的大恩。”说着。竟然是要跪下来磕头。
一见此,郑绥忙地拉住阿罗,“阿罗,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我们是姊妹,再这样我可生气了。”一边说,一边伸手扶起阿罗。
阿罗大约是真担心郑绥生气,起了身。
郑绥中午的时候,赶去曲院,把这件事和大嫂李氏说一声,在郑绥的一再要求下,李氏只得派人去请了郑经回来,又把郑绥给打发了出去。
待郑绥一走,李氏便问起了她身边的李妪,“阿姆,你说高姬要见大郎是为了什么事?”按说,高姬跟着伯母和崔娘子(小崔氏,四娘生母)一同住在静园,有什么话不方便和伯母说,也可以和崔娘子说,不该找大郎的。
“娘子,高姬是十一娘的生母。”李妪瞧着李氏满脸狐疑,提醒了一句,又替李氏拉了下被子。
一听这话,李氏顿时有如醍醐灌顶,“是我糊涂了,这病了这么长时间,躺在床上,脑子是越来越不好使了。”
到了这个时候,高姬最关心的,莫过于十一娘阿罗,阿罗还只有十三岁,年未及笄,未曾订亲,而对阿罗将来的婚姻有决定权的,唯有大郎,况且,当年给阿罗序齿,是为了让阿罗准备给十娘郑绥作陪媵,然而这话又从来没有明说过,所以高姬临终之前,才想见大郎一面。
“娘子哪是糊涂,不过是一时想不到罢了。”李妪说完,又道:“这事上,只怕是要娘子过去一趟静园,见一见高姬,只是如今天寒,娘子这身子不宜出门,依老身的想法,娘子还是先问了大郎的意思,尔后老奴去静园和崔娘子说一声,让崔娘子去告诉高姬。”
依照李妪对郑经的了解,郑经是绝不会去静园见高姬的。
“等会儿大郎过来,我问问大郎再说。”这段日子,一直窝在屋子里,其实李氏心里是想出去走走,可身体不允许。(未完待续。)
ps: 1、阴婚:在汉朝以前就有,是家中父母伤心早夭的儿女,认为生前没能为他(她)们择偶,死后也要为他(她)们完婚,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以免地下孤单,例子: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曹冲十三岁就死了,曹操便下聘已死的甄小姐做为曹冲的妻子,把他(她)们合葬在一起。多出现贵族富户家中。
2、九品中正:是科举制兴起以前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在中古时代的魏晋南北朝,持续近四百余年的时间。
制度创立之初,是以家世、德行、学识三者并重,但到后来,由于地方的中正官几乎为世家大族所把持,以至于铨选人才时,形成以家世门第论品,最终在西晋初年,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而凡参加铨选,定品较高,那么入仕后,起点就相对较高,官位升适较快,反之亦然。
3、大中正:主持地方人才铨选的官吏。
4、开国县男,是西晋时期十八级爵位的第十四级,正五品。
以上内容,皆来自百度,仅供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