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2/2)

实一辈子。自打听说鲁国刘侗依仗外戚身份和奇才朱桐掌控鲁国,我便想着在秦国寻个文臣来联手。早先也试探过不少人,或是无才或是愚忠,皆非可用者。直至遇到丁先生。”丁滁哼了一声。他接着说,“丁先生能那么快得王爷信任,末将也没少出力气。本来我以为少说得等王爷薨逝,预备待他老人家行将就木之时再与丁先生交心。不想天下掉下来个神盾局王大小姐……天赐良机岂能错过?”乃朝炕上的丁滁拱了拱手,“多谢丁大人答应同我联手。”

丁滁冷冷的道:“我若不答应,这会子还有命在么?”

“没有。”年轻人正色道,“那会子就没了。”

丁滁默然,年轻人也不言语,二人便一个炕上一个炕沿坐着。不知耗了多久,丁滁道:“你只记得帮我找人。”

年轻人点头道:“待我们得了秦国,但凡丁夫人在秦国境内,必能寻出来。”丁滁哀然一叹。年轻人回头看了他一眼,站起来走到窗户边上,悠悠的说,“我记得丁先生曾说过,你本无牵无挂之人。”

丁滁点头:“除了马氏再没旁人了。”

年轻人道:“丁先生来秦国必有旁的缘故。既不是为了飞黄腾达,也不单单为找尊夫人。横竖这个并不要紧。”他仰脸对着窗外之月一笑,“你纵是个细作何妨?”

丁滁奇道:“细作?刘将军顽笑了。”

年轻人道:“无牵无挂之人最合适当细作了。丁先生,不论你原主是谁,弃了他何妨。吴国燕国蜀国,谁能给得了丁先生比秦国更好的前程?只管假戏真做,与末将携手得了秦国,岂不更好?”言罢不待丁滁答话,翻窗户出去了。丁滁呼吸骤然拉长。

另一头,世子暴毙,世子府上乱成一团麻。后秦王妃亲自过来当众说明先世子妃清白,如今新人未曾入府、府中事物依然由她主持。后院遂安稳了些。横竖世子已死,不会再有新世子妃了,原先这位回复世子妃之位。世子妃滚泪跪地再三叩拜。

世子府今日本来要办婚事,却忽然变成了丧事,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从灯笼花烛到每个人的衣裳皆得换。忙了大半日,世子妃亦过了三更方回到院中。乃默然对镜愣了半日的神,有个心腹嬷嬷走了进来请她吃两口热茶。世子妃捏着茶盅子半日不动弹一下,那嬷嬷也不敢说话。良久,世子妃道:“青荷……杀了吧。”

嬷嬷应了一声,迟疑片刻劝道:“娘娘,她如今在外头的官人手里,杀她不容易,强行出手只怕反倒留下蛛丝马迹。再说……她会说的想必都已说了。横竖他们说那毒.药是宫中秘药,娘娘又弄不到手。”

世子妃不语。茶水渐凉,世子妃递给嬷嬷:“换一盅。”嬷嬷赶忙接了,替她另换了盅热的。世子妃这回方饮了口,幽幽的说,“那个王姑娘的话,我听说了。”

嬷嬷顺着她道:“什么话?”

“她说,嫡妻须得美貌与娘家这两样俱全方能压得住后院,我一样都没有。”嬷嬷张了张嘴未曾说出话来。世子妃凄然看了她一眼,“你什么都不必说,她的话很对。我容貌比不得她们,娘家自打出了京城便愈发无用。纵然世子不娶王姑娘,世子妃之位也回不到我头上,少不得另选模样儿出挑、娘家与世子有助的权贵女儿。”

嬷嬷轻叹一声,垂头道:“老奴……也是这么猜的。”

世子妃喃喃道:“我儿子是长子,又得王爷王妃喜爱。新世子妃和她娘家能放过他么?”嬷嬷默默捏紧了拳头。世子妃拿眼角打量了她一眼,含笑道,“你想不想知道我怎么弄来的宫中秘药?”

嬷嬷连连摇头,往后退了一步:“老奴不敢。”

世子妃笑了:“不必惊惶,我自然信得过你。”她遂看着镜子自言自语道,“当日那个王福儿说想见我,我是带了一包砒.霜去了。”嬷嬷吓得倒抽了一口冷气。世子妃森森的道,“那会子我想着,全是那贱人勾搭世子!口里声声喊不愿意嫁来长安,暗地里勾搭世子!谁知……”乃苦笑摇头,“人家根本看不上他,恨他恨的牙根子痒痒。”又默然良久。“她给了我一包毒.药。我想着,绿林的毒.药想必厉害些,就藏起来了。当日交给世子和王爷的是我自己预备的那包砒.霜。”

嬷嬷深吸一口气:“那宫中秘药……”

世子妃点头:“是王福儿给的那包。我也不知道她一个女匪哪儿来的宫中秘药。世子若在,我儿早晚必死;世子没了,秦国再无新世子妃。王爷身子康健又爱惜我儿,秦国早晚必是我儿的。”她渐渐坐直了背,微笑道,“可惜当日我把王福儿的话悉数说与他们听了。不然,就依着她所言将这些贱蹄子统统剃光了头送去做姑子也罢了,省得堆在眼前瞧着心烦。还得花我儿的钱养着。”

嬷嬷忙说:“娘娘万万不可慢待了她们!如今世子已没了,他那些兄弟必会愈发嚣张。倘若王爷改立世子,王太孙愈发没活路了。”

世子妃大惊:“王爷最爱世子的,怎么会改立?!”

嬷嬷怔了怔,苦笑道:“王爷再爱世子,他如今已没了……日久天长,说不得王爷就能变了心思。当年义忠亲王做了数十年的太子,还不是……娘娘只忧心新世子妃容不下王太孙,难道他叔叔又能容下他么?”

世子妃从来不曾想过此事,失声喊道:“那如何是好!”一把抓住嬷嬷的衣裳,“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嬷嬷宽慰道:“娘娘莫急,车到山前必有路。”

霎时世子妃已哭了满脸的泪,浑身发颤:“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嬷嬷忽然眼神一亮:“娘娘!”

“什么?”

嬷嬷道:“老奴听说,秦国上下权贵多半都让世子或别人拉拢了,唯剩一家,因其根子不在秦国,尚且未曾入谁的伙。”

世子妃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谁家?”

“高家。”嬷嬷正色道,“儿孙俱在平安州的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