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
我其实从很小开始,就意识到我们成长的那个时代的粗野和怪诞。我在转学去县城之前,生活在另外一个小镇。整个“文革”年代,那个小镇充斥着无端死亡的气息。
我曾亲眼目睹,一会儿是造反派把当权派(基层政府官员)捆绑上台批斗毒打;过一阵子,又是保皇派把造反派捆绑吊上了房梁。每个人都在喊毛主席万岁,胜利者却总是诅咒对方是毛主席的敌人。人群被莫名其妙地划分为敌我,仇恨和报复循环往复。我的父亲和雯的父亲,都是这个国运下的祭品,他们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各自分担着恶世的疼痛。
我的内心一直储蓄着这样的火焰,即便在最消极的山中岁月里,一个微吏的身份并不足以使我消解对这个时代的质疑。甚至这种尚未开始就已失败的爱情,本质上都因我们解不开时代的绳扣,而不得不放弃努力。
也就是说,在一个青年涉世之初,他的爱恋和梦想,仿佛都被组织扼杀。怀揣着这样的怨,我只能奔赴远方,我再也不想待在这个县城了。不管远方有多远,一代又一代边城青年,都这样带着改造世界的梦想出发,希望沿路寻觅同道,为改变社会而抱团取暖。
我独坐河岸边的那个凉夜,像是在俯瞰整个人间。
青春的忧伤和愤怒里,似乎洞穿了尘世的悲凉,又恍惚从河流的跌宕蜿蜒中,窥见了我的来生。逝者如斯,我拉不住雯的襟袖,只能如水远逝。又或者还企望在去路中,能找到改天换地的魔器,它能使我具备足够的力量踏马归来,重新夺回我那被命运掠走的花瓣。
我甚至至今都还记得那个夜晚的潸然,面对世事和命运的无力感,几乎厌弃了自己的软弱。但那一刻的沉思,又像是一个力比多转移的牲口,浑身开始蓄满野兽的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