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分兵之计(2/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三国:我靠模拟成大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他看来,没有一场战争从头到尾是赢得那么顺利的,双方都在战争中此消彼长,各领风骚。
吕蒙虽然谨慎,擅长谋略,可是吴军南下作战有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粮草供应不足。
自从东吴建军以来,每当征战之时,粮草必定是最大的难题。
东吴虽然地盘广阔,占领着大部分的北方地区,可是并没有富饶之地。
粮食产量也不是很多,再加上战乱频繁,百姓大多落荒而逃,地里的庄稼无人打理,因此,粮食储备并不多。
所以,吕蒙必选选择速战速决,一旦僵持不下,粮草用尽,定会班师回国。
刘封和马季对视一眼,已经分析了大概,当机立断道:“眼下也没有什么好的计策,那就依先生之见吧!”
刘封不禁回想起官渡之战,曹军以少胜多大败袁绍足见其用兵之道,袁绍祖上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其手下的猛将和军师更是数不胜数,其先锋大将鞠义,骁颜良、猛文丑、勇高览、武张郃。
更有田丰、许攸等智谋之士辅佐,可是袁绍还是大败而归。
究其原因还是统帅不才,当时曹操手下的谋士荀彧指出十生十败论。
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袁绍喜欢凡夫礼仪,曹操喜欢自然天成,此为道胜。
袁绍以逆动,曹操爱顺势,此为异胜,袁绍以宽记,曹操以蒙究,此为至胜。
袁绍外宽内忌,任人唯亲?,曹操外简内明,任人唯才,此为度胜。
……
刘封对抗董卓、公孙瓒、孔融等人的时候可谓信心百倍,可是在面对吕蒙这个劲敌,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因为吕蒙实在是不简单,二十岁时,就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
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大败张角。
不久之后,董卓篡位,孙坚举义军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吕蒙被任虎威中郎将。
之后,跟随大都督周瑜参加赤壁之战,于东风之策下大败曹军。
荆州之战,虽然未能成功,可是吕蒙散家财起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在这乱世之中有了一寸立身之地,几年之后不断发展壮大。
在马季的谋划下,将粮草大营中的士兵全部抽调回了中军大营
并且在粮草大营中部署了大量的硫磺与硝石和一些引火工具。
此外,刘封也集结了全部的兵马,将部队一分为二,一路由自己亲自带队进攻吴军的中军大营。
另一路由李治带队进攻吴军的后方根基--南郡城,双方的兵马为四千人!
吴军中军大营内--众将云集
吕蒙坐在主位上若有所思,从自己继位东吴大都督以来,都是百战百胜。
如今彼此之间都遭遇到了平生最为强劲的对手,这一仗,或许将决定今后三十多年北方地区的归属权,甚至将决定天下的归属。
“大都督!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行动?”台下一人看到吕蒙不发一言,于是忍不住自己的口舌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