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县企业(2/2)

离高考还有一周,是考生们做最后查漏补缺的时间,一中高三学生还要做一套题,就是王选用来考试的那套,做一遍,老师再讲。杨光欣不打算给我下做考前的心理或情绪稳定工作,已经相信这个家伙有足够的实力。

一块璞玉,基本成型后,让他自己成长起来,对以后发展更有利。

杨光欣不在王选的事情上多费心,他现在准备关注县里之前遗留下来的一些厂子,看能不能在原地址的价值上,操作一番,将这些厂改头换面,重新作出一些成绩来。

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坪县和国内其他大多数县的发展轨迹差不多,当初做街道企业、合作企业、社区企业、集体企业等等有着各种厂子。这些厂子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工人从几十到一两百不等,价值什么的自然不用提,保住人工工资就那么一两年,之后就是县里担负人力开销。

稍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厂子有十多家,酒厂、木器厂、竹器厂、化肥厂、水泥厂、食品加工厂、棉织厂、纺纱厂等等,如今这些厂已经成为历史上的名字,但留下的一些问题却还在,一些厂子的下岗人员每年会有一两次找到县政府来,要工作安排、退休待遇等等。

当然,目前还在运转、支撑着的企业也还有,不过,基本上是私人性质的。比如食品加工厂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专做传统糖果、豆瓣酱油等,如今县城郊的食品厂,车间据说不少,生产品种也比较多,听王志远介绍和看县政府总结材料所说的情况,杨光欣感觉这个厂几乎就是在做贴牌产品:礼包、饮品、牛奶、各种麻辣加工、酱油、醋等等。

瓶装水和桶装水有两家,彼此竞争市场,都说是纯天然矿泉水加工,绝对有利健康。杨光欣在心里琢磨,水生产厂的人敢不敢喝他们的产品?不过,这个话藏在心里没说出来。

地方上假货盛行,其实也是当地政府容忍,觉得这样可给一些人提供就业对地方而言,也有些收益,地方在产业上不至于完全空白。从另一个角度说,地方销售产品从外地进货,未必就是真货,与其卖外来假货还不如本地生产,反正都是假,不可能有更假。

两家建材制厂规模比较大,产值也可观,利润却微薄。其中有什么猫腻,避税、要政策之类的手法是肯定有的,杨光欣之前接触过这种,而他组建建筑公司后对建材上的利润有清晰的认识。

两家建材制品厂提供了全县大多数建筑所需,按说每年的产值、收益不会小菜对,杨光欣没问这两家背后的老板来历,有些事情不用探究也猜得出来。

要看县里这些厂子、企业经营情况,杨光欣也得有选择。觉得先看看那家食品加工作坊,主要是这些东西与民生、安全直接相关,遏制假冒伪劣,扶植传统手艺是必要的。

让王志远将那家食品加工厂的资料整理出来,决心去厂区深入看看,到地是传统工艺,还是制假作坊?这个问题上,杨光欣态度是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