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多情自古空余恨 好梦由来最易醒(1)(2/2)
笔箐冷声说道:“我和紫娟方才进来的时候看见炉灶上并无人看守,且锅里还煮着东西,这万一走了水,只怕两位妈妈性命难保。”
“笔箐姑娘说笑了,我们湖涂。我们该死,还请两位姑娘饶过我们这一回,下次再也不敢了,不,没有下次了。”两个婆子当即跪了下来,告饶道。
“好了,索性我瞧见了。也并没有发生那万一之事,不过你们记住,这里是绝对不能出事的,你们不要忘了那一块御赐的匾!”笔箐敲打道。
“是!是!”两婆子磕头如捣蒜一般,连忙称是,心里更是后怕不已,倘若真的今日走了水,只怕那块御赐的匾将会化成飞灰,别说是她们这两条无足轻重的贱命,只怕整个荣国府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笔箐冷肃着端着装好的饭菜走了出去,紫娟望着她的背影,她明白过来自己缺少了什么,缺少的是安全。
笔箐走到门前,回身看了一眼紫娟,说道:“你还坐在那做啥?难不成你会烧火做饭不成,看看你脸上弄得到处都是烟灰,待会还怎么伺候姑娘,还不快出来找水洗洗。”
紫娟这才反应过来刚才笔箐抹灰的用意,心中当即释然了,然后跟上笔箐的步伐往正房中走去。
“笔箐...姐姐!”紫娟称呼道,不料笔箐却说道:“担不起,你是老太太指派的,论理,应我喊你姐姐。你放心,至少在姑娘未出阁之前,我不会逾过你!”
“我不会给你机会的!”紫娟傲气的说道。
“但愿如此!”笔箐不介意的笑道。
屋内,王嬷嬷正和林黛玉讲述一些基本的礼节,尤其是遇见什么身份的人该怎么称呼,别人若是问起林黛玉身份来,林黛玉又该如何回答。如此种种,不多赘述。
“妈妈今日倒是比往日更唠叨了许多!”雪雁笑着说道。
“妈妈何以知道这些的,怎么以前从未听妈妈这般说过?”润竹和凌梅二人皆好奇的看着王嬷嬷。这时,门口传来笔箐的声音。
“伺候姑娘起身盥洗,好用些晚膳吧。”
王嬷嬷也并未回答润竹和凌梅二人的问题,不过为了不让林黛玉起疑心,便说道:“这些都是当年跟着太太的时候,太太说与我等的。现如今再传授给姑娘,也正好全了太太的这份心意。”
------题外话------
关于林黛玉当年的陪读丫鬟,是从原着第二回中所取,原话是“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至于纸岫是不是另一个,我的回答是不是。纸岫我自有安排。
我认为林黛玉多年寄人篱下,缺少的就是安全感,而作为照顾林黛玉的大丫鬟紫娟本身并不具备有这个能力,她本身是荣国府的家生奴才,且还是贾母身前的二等丫鬟,这就表明了无论紫娟对林黛玉再如何的好,也无法真正的帮助林黛玉走出困境。正如我原话,我敬重紫娟之忠,只是这份忠心对于大局来说太过于弱小,甚至在那些主子们看来无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