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心怀鬼胎(1/2)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观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前淌澹澹溪泉,后依森秀林峦,萋萋芳草之上,几树杨柳轻弄,这就是平安为青儿选定定安憩之所。
椁柩入土,香烛敬上,平安席地而坐,饮一口酒,燃一把纸钱,神情落寞,刘昭然和阮玉分立左右,静静的等待着。
墓地没有高高隆圆,也没有插碑立牌,平安不想让人打扰她的清净。
椁柩完工时,平安曾在上多添了三行铭刻,
“挚友,李青儿之灵柩”
“中大同元年”
“友,沈平安”
阮玉曾劝平安把“挚友”改为“爱妻”,平安摇摇头拒绝了,他说,友就是友,妻就是妻,没必要给自己,给逝去的人再添烦恼。
来人似乎少了一个,没错,依尔达“犯病”了,难受得呼天抢地,死去活来,所以只能留在府中。好在许神医及时回来,为他引针镇痛,舒缓症状,不然怕是得喝口血压病。
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倒是来了。
香烛几尽,几人将走之时,一个身形孱瘦,神情憔悴得孤影踱来。
径直来到香蜡之前,双膝立跪,大叩三首,从怀中摸出三只瘦香,依次点上,又摸出一块白石,恭恭敬敬地摆下。
平安看他穿的虽甚为破旧,神情却不似做作,疑道:“请问,你是...”
青儿双亲早已亡故,就连那个憨憨的丈夫也在祸乱中死去了,那这个人又是谁,为何也来祭拜?
汉子缓缓抬起头来,苍凉的看着平安,又垂下视线,低哑道:“我叫乌木,是妖人残害我们寨子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叛军...那些叛军...”
痛苦的挣扎片刻,他还是道出了实情,虚弱道:“那些叛军中有我的族人,对不起,是我管束无方,我给你们磕头了...”
说着转身给平安叩下。
无边悲痛化作两行热泪,止不住地从两颊滚淌,他痛恨自己的无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族人犯错,更怨恨族人的冷血,
认敌作主,残害无辜。
剿灭叛军后,官军见他衣着褴褛,遍体鳞伤,认为他也是难民,所以就把他从牢里放了出来,但乌木却自己找上了王僧略,直接道明里自己的身份。
坦白说,王僧略当时是十分惊讶的,别人都是拼了命地哭嚎自己是无辜的,是在妖人胁迫下才叛乱的,这人倒好,竟然还敢悍不畏死的跑来说明身份,勇气可嘉。
刚开始王僧略以为他是替族人求情来的,谁知乌木竟然要求将叛军全部处死,着实叫王僧略纳闷不已,虽然他就是这么想的,但毕竟身份不同。
一番交谈后,才明白了,乌木只是想替枉死之人上几炷香,磕几个头。
王僧略认为,乌木这个人还是挺讲道义的,知恩图报,有错就认,犯错就领,可以教化。
于是给他了些钱财,指里一处全家亡故得屋宅,叫他以后就在城中安家,另外又指派他去其他寨子,以亲身事例作宣传,宣传什么呢?当然是宣传官军的好,王爷的善,以及朝廷的体恤。
对“自己人”王僧略是很大方的,反正空宅多的很,不差这一间。
后来经过询问,乌木也得知了平安这几个功臣,所以就一路跟着脚印来忏悔了。
平安轻轻把他扶起,叹道:“多谢了,这事与你无关,只怪人心不古,希望日后能少些灾祸,多些太平吧。”
乌木千恩万谢,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全力贯彻王僧略的方针,不负平安等人得期望。
送走乌木后,几人也回到里府中。
这时,又有一位不速之客登门拜访。
侯爷尚未回府,主簿听闻来人是武陵王的官吏,指名道明要找两位平叛的功臣,不敢怠慢,连忙奉于厅上,请好香茗,急匆匆的去找平安了。
平安几人刚回到屋里,屁股还没坐热乎呢,主簿就赶来说有贵客想邀,让他们快去迎见。
无怪乎主簿会这么想,毕竟这几位可都是平叛的功臣,王爷派人来请,肯定是去领赏的,说不定就此一冲飞天,扶摇直上,而自己呢,守在一个“不知进取”的侯爷身边,可有的熬了,叫他好生羡慕...
可惜呀,理想与现实往往背道而驰,若是知道陈好儒此行的目的,他定会感恩上苍。
其实平安几人初时也是这么认为的,尤其是阮玉,高兴的不得了,非要给平安好好捣整一下妆容,以不失风采。
直到他们进门,看到里笑盈盈的陈好儒,正在座上优哉游哉地品茶,登时就愣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