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手套(2/2)
虽然程大山不在孙氏不便见外客,但是到了年节时分,总不能真的关起门来。这往来的人情,府里的开销还有各个庄子里的事她都要安排下去。孙氏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把三姐妹来抓来帮忙,好歹学了一年多少总是会的。
三姐妹把交给她们那摊子事也分了开来,银花核对货品,珠花算账,如果出现任何不对,就让金花出面问话,到时候该打打该罚罚。
学了大半年的字,三人已经把千字文学下来,出了年清岚说要教她们《论语》。银花和珠花都跟得上这个学字的速度,就是写出来的字还不怎么好,金花勉强学了下来,听说明年还得学新字连年都不想过了。好在孙氏跟她说了一个好消息,说是明年家里会请一个女武师来教她习武,她这才高兴起来。珠花对习武的事挺上心,在古代混没耍一下刀剑,她觉得都对不起自己穿越一场。
因为被抽了壮丁来处理家事,清岚临时教她们打算盘,可惜这一项她学得也一般,还是王嬷嬷帮着教完的。珠花本来就会,谁小学的时候没学过算盘呢,只是学校里的算盘跟古代的差了几个子,她把不用的往上一拔,就可以照着现代那样打,还找了借口说这样更简便。王嬷嬷在边上盯了一会儿,见她没有出错,便回屋去了。这府里的事务她这个外人还是少知道为妙。
王嬷嬷原本是教满一年就离开的,后来清岚向孙氏建议说是最好多教几年,免得王嬷嬷一走她们松散下来忘了规矩,那岂不是白学了。孙氏也觉得规矩这东西不是学上一年就能会的,她去参加宴会见过那些小姐,从小跟着嬷嬷学规矩的看着就是跟一般人家临时学的不一样,那骨子里的气度她是学不来了。她也不求自家女儿都能学得这样好,至少在外面别露馅让人小瞧了去。照程府如今的位置,三个女儿将来总会嫁给官家,大官小官且不论,到时候再出去应酬,总不能还如初来长安时那样任性而为。
孙氏想请她多教两年,王嬷嬷想了想便答应了。程府一家和乐,几个小姐也听话,王嬷嬷在程府教着倒没有什么受气的地方,只是她细品下来,认真学着的其实只有二小姐,三小姐看着老实,有她盯着那些规矩她一条不拉地能老实守着,但是人后却我行我素,尤其是跟小花狗玩耍时那股闹腾劲,看得她眼皮直跳。
有一次珠花私下说小花差不多该配种了,王嬷嬷听了气得胸口疼,这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说的话吗,连她屋子里的丫环都被羞红了脸。王嬷嬷后来悄悄告诫了她,珠花非常乖巧地点头保证以后不说了,可是没几天院里就多了一条小黑狗,过了几天小黑狗又被送走了,王嬷嬷听说这是珠花托人找来的小花的媳妇。是的,小花是公狗,尽管它叫小花。
后来她把这事告诉了孙氏,孙氏却不当一回事,以前家里养过种猪,珠花知道这些也没什么。既然主家不介意,王嬷嬷也不好说什么。在孙氏这大咧咧的性子影响下,怕是只学了一年规矩的小姐们马上把规矩忘了,所以孙氏提出让她再教两年时,她自然是同意的,让她们只学了一半没得出去坏了她的招牌,同时王嬷嬷还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要孙氏一起学。
孙氏一口答应了,可以免费学为什么不答应?要是学不下去,她大可以用事忙的理由躲过去,这府里大大小小的事儿都离不开她,她忙到没时间学规矩也是情有可原的呀。不知道她盘算的王嬷嬷还以为孙氏是真心想学,还为此感慨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