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在黑暗中(2/2)

小姑娘怯生生地看着她,等她第二遍开口问的时候,才小声说:“我叫小英。是娘让我到这里的。”

张惟昭刚看到她的时候就明白,这肯定是有人等不到学校开张就把孩子丢过来了,只是她还需要确认一下才好安排。

她又问:“你娘跟你说为什么要你到这里了吗?”

“娘说,在家里没饭吃。这里有饭吃,还能学本事。强过被杀千刀的牵出去卖到窑子里。”

孩子只是有话学话,张惟昭听得只觉得心里一片酸楚。她不去问杀千刀的是谁,只柔声说:“你娘说的对,这里能吃饱饭,也可以学本领,将来你可以凭自己的本领吃得饱穿得暖。你现在跟姐姐回道观里吃饭好吗?”

小姑娘大力点头。

张惟昭锁上门,牵住小姑娘瘦弱的小手一起沿着胡同往前走。

不远处的一架青旃马车里,陈见浚放下的窗帘,说道:“回吧。”马车随即开动,几个打扮成家仆模样的宦官和守卫跟在车后,往紫禁城方向走去。

陈见浚已经许久没有做过乔装打扮偷溜出紫禁城这样的事了,今天突然来了兴致,想要出来走走。走去哪里好呢?他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张惟昭办的这个学校,吩咐马车往这个方向走。他经常从密报里听到关于这个学校的消息,就想看看真实的状况是什么样的。

原来他一直不太明白,张惟昭放着好好的医生不做,干嘛要去办什么女童学校?今天看到门洞里的那个小女孩的时候,突然有点明白了。

他记起,《韩非子·六反》里说:“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苏轼《与朱鄂州》也曾写道:“岳、鄂之间,田野小人,便养二男一女,过此即杀。尤讳养女,辄以冷水浸杀。其父母亦不忍之,率常闭目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嘤良久乃死。”

就算是出生的时候没有被溺杀,成长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风险。一般百姓人家如果有儿有女,饥荒的时候粮食不够全家人吃,往往会先卖掉或抛弃女童。

户部的官员也曾呈报过,因民间多有溺杀女婴、抛弃女童的习俗,致使有些地区青壮年之男子远多过女子,无力娶妻,滋生祸患。

这样来说,收养无家可归的女童,使她们能够免于饥寒,平安长大,不仅对这些女童来说是绝大的功德,同时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只是这样的好事,却是要耗费很大的财力和心力的,而且一旦开始,就没有退路。你总不能把女童收养来了,半路说学校没钱继续办下去把她们再丢弃吧?所以也只有张惟昭这样的傻大胆儿才会说做就做。

陈见浚回到懋勤殿的时候,天早已经完全黑了。他让所有的人都到殿外去,殿里也不燃灯烛,自己一个人坐在桌案后的椅子里,一动不动,任凭黑暗把自己完全吞没。

他很有些羡慕张惟昭,不管在什么地方,她总能兴致勃勃去做她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和她在一起说话的时候,她看着你的眼睛总是很有神采,从不躲闪。她和人争辩的时候中气十足,凭气势都能打倒一片。哭的时候则真情流露,毫不掩饰悲伤。

而陈见浚自己,多年以来,却总是看什么都隔着一层纱,笑得不尽情,时常觉得心里有个大黑洞,非常难过,却哭都哭不出来。

年初和张惟昭一起修行的时候,他曾经有过很不一样的感觉,仿佛长期以来蒙在他眼前的那层灰色的纱变轻了,世界在他眼中鲜活了很多。但是,现在,他却又被打回了原型,甚至比以前还糟糕。以前他好似觉得内心有股劲儿,左冲右突想要寻找改变的路径,现在却连这个精神也提不起来了。

他不愿意承认他很思念张惟昭。这不是男女之情,但这种思念却丝毫不比男女之情浅淡。

但是他不愿意招张惟昭回来。他知道太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玄妙观,也为张惟昭的办的学校出了不少力,他甚至知道,太子每次去会呆多长时间,两个人是单独呆在一起还是有旁人在场。之所以会知道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他动用了西厂的力量来窥视张惟昭的行踪。西厂本来是用来稽查朝廷大员的,现在却被用来去监视一个年轻的女道医,这听起来有点滑稽。但是西厂是直接隶属于皇帝的,他就愿意这么做,谁也管不着他,再说旁人也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