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一个很大的读者群体(2/2)

sp;过了一会,一辆黑色的车来到陈应淑跟前,陈应淑拉开车门上车,车窗贴了膜,看不见里面。车子往前开,开了几分钟,拐了一个弯,来到一个高档小区门口,径直开了进去。

黎学刚看到这一切,心里一阵凉意袭来,既有愤怒,又有不解,他觉得陈应淑不应该是这种女人,里面一定有其他原因。他在小区门外一直等了两个多小时,那辆黑车终于出来,他明白陈应淑到里面去是干什么了。

他决定调查此事,弄清真相。最后他看清了和陈应淑一起进小区的那个人,令他大吃一惊,竟是光明市无人不晓的大人物。他也悄悄调查了陈应淑的过往经历,结果让他深受震惊,原来她并不是靠自己努力走到这一步,而是一直有一只无形的手笼罩着她,主宰着她的生活。

这时他有两个选择,一是装作不知道这事,继续和陈应淑做情人,看着她偶尔出厂门去陪曹旭光,自己结婚生子,慢慢试着往上爬,在光明市过一辈子;而另一个选择……

他搜集曹旭光的资料,要和他赌一把,虽然自己势单力薄,但他不想苟且过活,不相信梁山泊好汉过了一千年就在华国绝迹了,他咽不下这口气。

突然有一天,黎学刚消失了。厂里、家里都找不到人,家里人在厂门口及市区一些地方张贴寻人启事,从厂里和家里的情况看,他是安排好一些事情后消失的……

小说看到这里,因为时间关系,徐畅然没有再往下看下去,现在他明白视觉为什么会转换到黎学刚身上,他是作为曹旭光的对立面出现的,是冲突中的主要人物。

晚上十点过,看完小说,和邱胜国、连哥聊完天,徐畅然顶着寒风,从东门返回宿舍,上床后照例没能很快入睡。

不过这次他不是想着小说的进程,后面的发展他大致已经猜到几分。他想到的是小说中隐含的结构以及它面对的市场。

曹旭光和黎学刚是两个对立层面中的典型人物,他们之间的矛盾以前是隐形的,甚至被粉饰得很美好,因为一个女人,他们的矛盾公开化和激化,变成尖锐的斗争。这样的故事内核,已经触摸到华国社会最深层的本质,实际上和《水浒传》一脉相承,能够写出这样的故事内核,非一般笔力所能为,这是徐畅然佩服连哥的地方。

这种故事内核可以不断写下去,变化的只是形式,披上时代的新衣。社会虽然不断变化,但还没有达到脱胎换骨的地步,在华国大部分地区,都和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是一样的,真正有所变化的只是几个特大城市,现代性进入到这些城市中一部分人的灵魂中,使得他们可以过一种貌似脱离传统的新生活。

徐畅然分析,小说中的黎学刚,表面上看与连哥有很多想通的地方,但他不认为连哥也经历了黎学刚在纺织厂的那种故事,如果是真的话,他不会写在小说中。但连哥又把自己的一些特点融入到黎学刚身上,包括一些个性特点以及高中、大专方面的经历。

显然,连哥的这本小说的目标读者是华国几千个中小城市里的中青年人,小说中的结构和故事内核与这些人头脑中对社会的感知是吻合的,他们如果在书摊上碰到这种书,如果价钱不太高的话,还是愿意掏钱买来翻翻的。

这个读者群体实际上相当庞大,有很大的潜力,比所谓的纯文学读者群体大多了,连哥这本小说,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这个读者群体,徐畅然以前确实没有关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