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章 再入徐府(1/2)
最快更新东鲁传最新章节!
再见到徐家老太君的时候,不论是排场还是气氛,都与之前有了巨大的改变。
若萤是从正大门进来的,腊月寸步不离跟在身后,前面后面都是徐府的下人,一色的衣衫,肃正之下跳跃着欢喜。
一路之上,咳嗽声不闻一声,下人们抄着手亦步亦趋,态度极为恭谨。
而这时,徐夫人已经在丫头婆子的簇拥下,等候在花厅阶下了。
红毯铺地,两边鲜花簇簇、瑶草茸茸,女眷们妆容得体,满面期待地望着进门的方向。
待到若萤出现在视线中、近得跟前,正要躬身行礼时,早被徐夫人双手搀了起来。
没等开口,徐夫人的眼圈儿先就红了。
“没事儿了就好,没事儿就好……老太太那里天天都在念叨。这会儿,怕是早等得着急了……”
老太太确实是有些害急了。
若萤还在磕头行礼的时候,她就开始一迭声吩咐婆子“快拉住,一家一道的还讲这些虚礼做什么”。
婆子们赶忙应着,把若萤扶起来,一径送到老太太的跟前。
老太太拉着若萤的手,让她并排坐在罗汉床上,仔仔细细地上下端详了她一番,点点头:“倒比先前长高了,长胖了,也白净多了。这样儿才好,你这孩子,吃的苦太多了……”
一语未了,眼泪哗哗直流。
这一哭,倒把一群人的眼泪都勾下来了。
若萤的眼睛也红了,却一本正经地控诉道:“老太太真是的,难得我今天上心打扮了一下,擦了粉、抹了点香脂,这下子倒好,要变成一只花狸猫了……”
老太太禁不住破涕为笑,一边拍打着她的手背,一边嗔怪着:“才刚跟我们家太太说,你是个稳重的,这会儿倒说出这样的话来。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了……”
说话中,左右奉上香茶甜点。
这会儿腊月才得以近前来,恭恭敬敬地给老太太、徐夫人磕了头。
徐夫人便让看座,腊月哪里敢坐?
丫头便把若萤捎来的礼物呈上来给老太太她们过目,若萤在边上约略介绍了一下,谦虚道:“姨妈说,这几样果子,不值什么,但取个应时新鲜。她是个务实的,就觉得这些能吃能用的才是好的。希望老太太、太太别笑她粗。”
徐夫人掩口笑道:“她就是那样的性子,我是知道的。不用她说,我们也不敢笑话她。一家子几代人都是学富五车的,这都粗的话,我们这种简直没脸出去见人了……”
“是,姨妈是知道太太的脾气的,所以才会这么说。换成那种不知道根底的,姨妈还是挺能端得起架子的。”
“说来,虽然住得不远,可是平日里真是难得有空见面。成天忙忙碌碌的,其实也不知道到底在忙些什么……”
“家务事繁琐且又不出活儿,不当家不知道。梁上的蛛网,倒地的笤帚,空了的油瓶,少不得的三餐,每天睁开眼就是这些事儿,柴米油盐酱醋茶,没完没了。就是个块礁石,也会给磨成鹅卵石。”
徐夫人身边的蔡婆子感慨道:“果然四郎是个懂事的。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些事儿要说给别的公子小姐听,都没法子理解的。”
徐夫人微微点头:“四郎懂事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想来你离家的时间也不短了,爹娘还不知道怎么挂念呢。我和我们老太太、老爷商量过好几次,有心想接了你爹娘上来小住一阵子,权当散心,可是又不敢。毕竟离得太近,就怕哪天自己跑去找你,倒是给你平白添些麻烦……”
若萤笑道:“太太老太太的心,我都省得。老太太和太太也是知道我的心意的,所以才会打发人巴巴地下去安慰我爹娘,还不断地写信去,百般安抚。这些事,我都记着呢。常常想,要怎么才能报答老太太、老爷和太太的好呢?我们那样的家庭,这些年来,多亏了这个家的帮衬,才能一天天好起来。闲来,我爹娘哪天不念叨?都说是上辈子烧了高香,这一世才遇上贵人……”
“快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什么报答不报答?什么高香不高香?回头我给娘写信,劝她趁早熄了这些个念头!要存着这么个心思,往后还要怎么好好见面?见面还能好好说话不?”
老太太笑道:“他家三娘就是个多礼的。再亲、再熟,也不会跟别人似的,忘了规矩忌讳。就是这样的妇人才值得敬重。”
“可不是呢。”蔡婆子道,“所以,三娘头一遭来的时候,就跟我们老太太很合得来。大概这就是人说的‘一见如故’吧。”
老太太笑骂道:“好个油嘴的婆子!大字认不得几个,亏得你还知道什么‘一见如故’。”
蔡婆子涎着脸道:“老太太常说,跟好邻学好邻,跟着端公跳大神。四郎的学问,那是整个山东道都出了名的。婆子跟在四郎身边,还能不受点熏陶?”
一句话,说得一地的人都笑了。
老太太忽然想起来一件事,赶忙吩咐大丫头,让把早就准备下的东西拿过来。
丫头很快捧过来一个首饰匣子。
老太太亲自开了匣子,从中拎出一条金银纽丝项链来。约摸小指肚粗,中间拴着一颗吊坠,大如鸽卵,用五种宝石镶嵌成一朵梅花的形状。
吊坠分为上下两层,打开来的话,里头贮着一个小小的黄符。
这是老太太为若萤特地从千佛寺求来的护身符。
当着众人的面,老太太亲自给她戴在颈子上。
“这外头的就是些俗物,就是弄丢了,也无碍。但是这里头的东西可千万保存好。往后就是再遇上些坎坎坷坷,也能保佑你平安顺利地度过。”
老太太再三强调。
若萤再次磕头拜谢。
老太太还是不肯受,命人拉住:“她们都是知道的,你这命,跟老身是相通的。往后她们拜你,你只管受着,那是你该当的。”
直到这时,若萤才知道,敢情在她命悬一线的时候,这位老太太也很是不好了一阵子。
每日里似睡非睡,精神萎靡、饮食锐减。医生看过无数,汤药服下不少,似乎统没有效用。
一直到若萤被抢救过来、有了清醒的意识,这个时候,远在徐府的老太太就跟做了梦似的,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掐着指头算了下时间,所有人都为这样的巧合感到震惊。
之前就有下人不服气三房,认为徐家优待三房、看重四郎只是出于厚道,但经过这次的事儿,大家不由得开始重新审视起三房来。
回想起徐家和三房的来往,似乎也正是源于老太太的一场大病。当时是打算这么着来着?
是了,当时说要给贵哥儿说一门亲事,给老太太冲一冲喜。
最后,贵哥儿没有成亲,但是老太太却好了,因为三房出了个能够庇佑老太太的人。
徐家和三房好,也正缘于这个名理大不寻常的人的存在。
这个人就是四郎。
说四郎不同寻常,大家几乎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不说上次已经见识到四郎的言谈举止令人啧啧称奇,光是坊间的那些传闻,就足以证明这孩子的与众不同了。
就他做过的那些事,别说是个孩子了,就算是昂藏须眉,又有几个能做到?
很多事,不是服不服的问题,而是不服也没有办法。
总有一种人,快得让你脱光了鞋子都追不上去。
总有一种命,即便是生于草莽深泉,也终究会飞龙在天。
当然,对于这等殊荣,若萤可不会给个棒槌当真使:“实话说,这种事儿,孙儿并不十分相信。要孙儿说的话,那是老太太太挂念孙儿的安危,一时惶惑,才出现了那些症状。都说是不当爹娘,不知当爹当娘的辛苦。而... --
最快更新东鲁传最新章节!
辛苦。而且,人都是念旧的。年纪越大,就越是慈悲,就会跟小孩子一样的性情,单纯而胆小,一点变故就要劳心劳神。照孙儿说,老太太怕就是这样的情况。”
老太太便忍不住又落下泪来,跟左右说道:“兴许是这个理儿……别看现在你就在跟前,不知怎么着,脑子里光想着你就要回乡去的事儿,这岂不是才刚见面又要分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