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章 小奴世故(2/2)

“那些点心,是郡侯府和王世子赏赐的。”

&... --

最快更新东鲁传最新章节!

“嗯……啊!”腊月刷地抬起头,“四爷不是去了县城吗?”

若萤朝天吐出一口浊气:“你家三娘不让说。”

腊月默了。

不让说。

简短三个字,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实在是太大了。

三娘为什么不让说?

侯爷和世子可不是一般人轻易就能见得着的,既见到了,还得了赏,这是多大的福气和造化啊!

这种事情,说句实话不怕得罪人:这比考上举人还荣光呢。就算是举人,不得贵人垂青,这辈子都甭想看到世子长啥样儿。

谁家遇到这种事,不赶紧地敲锣打鼓昭告乡里?为什么要藏着掖着?

要不是好事儿,钟家二姑娘又何必削尖了脑袋都想挤进王府里去?

三娘到底在避讳些什么?到底是怕刺到谁的心?

四爷对三娘的做法,显然是不情愿的。可是又颇为无奈。

四爷的脾性,哪里是个肯吃鳖受气的!

所以,才会抑郁不快吧?

前前后后盘算了一遭,腊月心里渐渐有了方向:“三娘莫不是还念着旧情?容小的说句放肆的,人家可未必会领这个人情呢。给一巴掌,再塞个甜枣子,他们才没有这么大度呢。”

“你这么想?”若萤作出倾听的模样。

“四爷这次做了件大好事,对合欢镇的人来说是好事,可对钟家二言,就是一次大的失误。一旦上头追查起来,不知道会怎么着?”

“自古衙门朝南开,有钱能使鬼推磨。”

钟家有钱,可以想办法疏通关系,把责任降到最低。但是,前提是新晋县令杨鹿鸣肯接招。

堂堂的地方父母官,竟然要被一个乡绅左右,岂不是笑话!杨鹿鸣若是个聪明的,就该恩威并举,一方面承接钟家,另一方面,从地方上再树立起一个典范,好与钟家做对比、抗衡。

如此,就能将钟家对官府的不满迅速地转移开。

这就是自古以来最为隐蔽也无处不在的派系斗争。

在所有的关系中,最为稳固的当数角形的关系,缺一不可,但彼此又维系密切。

总之,这件事并不是财大气粗的钟家所能主宰得了的。借着这件事,倒是要看看新县令的手段与本事呢。

或许,钟家会利用上孙浣裳的关系。但是,姓孙的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关键时刻,装痴卖傻或许还会再用上一遭,就像是他对待自己的婚姻一样。

如此一个男人,不要也罢。但是,他给大姐带来的耻辱,却是绝对不能忘记的。

腊月也想到了其中的一些利害关系:“这事儿就算能压下去,也要让他们记恨。更何况,三娘这么做,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啊。”

“你家三娘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在能瞒住的时候,尽快地回归到宗谱里去。即便后头东窗事发,大不了就是以“自作主张”、“小孩子冒失”为由,拿她做伐,打骂一顿。

或者,再甘心受些惩罚都是要得的,只要能留在钟家,必要的代价是可以付出的。

倘若针对钟老太爷的惩戒不日下来,三房回归无望之下,还可以兵行险招,用萧哥儿做文章,通过二房这个口子,务必让他重新名列族谱之上。

这种情况下,只要二房能够坚持住,事情就算是成功了。

“怪不得呢。”腊月便跟若萤说起前阵子曾经发生过的一些琐事:

水灾影响了镇子上的各种生意。素日车水马龙的“四郎饭庄”门可罗雀。从早上开门,到晚上关门,一整天几乎都没个客人。

有道是“大生意怕跌,小生意怕歇”。即便是没有客人,老四钟德略也不敢关了店门回家睡大觉去。

于是,店铺里就成了街上闲汉们的一个据点。一壶粗茶、一碟炒豆,东拉西扯能说一整天。

钟家作为地方名门,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不知怎的,有一天,就扯到了子嗣的问题上。

就有人说,二老爷、三老爷是亲兄弟,相比之下,三老爷的身子骨儿还很结实,只要勤快点儿,多赚点钱,不愁生不出三俩儿子来。

二老爷这把年纪,却是等不起了,索性就先把侄子过继过来。反正都是一家人、一个姓,孩子过来了,光换个户头就成,也算是“肥水不落外人田”。这样对彼此都好,毕竟,跟着嫡子总比跟着庶子有出路。

“当时,连四老爷都叫好呢。二老爷虽然没说什么,可小的瞅着他笑眯眯的,怕也是愿意的。”

“没什么不好,确实。”若萤木木地道。

“可小的不这么以为。”腊月大着胆子道,“别人会说三娘这是在卖儿子,因为三房已经艰难得连孩子都养不起了。人家会拿咱们跟钱屠作比较,不同的是,他家只有闺女可以卖,卖的地方和人家不确定。”

话没说完,就听见若萤“哈”地笑了一声:“免不了的,确实。”

这是在肯定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