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传言(2/2)

黑云压住,既动弹不得,又看不到光亮。

不知章二公子是否打听到了说书的人是从哪里听说的没?想着便急急忙忙的向下读起来。

果然章二公子也是起了疑心,可他不知道肚兜的事情,只是觉得《桃花扇》这名字、三品大官、官夫人、小姐门前的莲花池子都和季家福东寿事发时候有些像,就多心的问了一句说书的,那说书的说是一个穿着破烂的老汉给他的一个本子,上面记得就是这个《桃花扇》,还给了他十两银子,只求他连续说上一个月就好。

章二公子花了钱已经买下了那本《桃花扇》,那书上的字体写的十分柔美,像是个女子的笔迹,只是册子太厚不好夹带,便拓了几个字在下面。

季庭香再一瞧章二公子从那本册子上拓下来的几个字,顿时血就凉了。

这字她再熟悉不过,季芳华从小帮着柯氏超过林林总总不下千篇的佛经,那些佛经大多供在了季老夫人的佛堂里,还有一些拿去了京郊的福缘寺里供着,季老夫人每次都要一页一页翻看着赞许,季庭香又怎么能不认得她的笔迹?

难道自己想错了?

季庭香只觉得头疼,原先想着季芳华肯定是被设计了,可这接二连三出现的证据却不免叫人觉得是柯氏与季应庆做出的反应会让人觉得是季芳华被设计了,有些掩人耳目的意味。

可再一想,出了这些事季芳华到今日还住在柯氏的院子里称病,即使是身边伺候的人也是柯氏的人,她怎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写了这样厚的册子,还叫人拿去给说书的叫连说一个月?再说这样做的后果无非是叫有心人听去,再口耳相传,虽然表面上是要还福东寿一个清白,可最终却让季家落入难堪的境地,暂不说季家小姐们的名声如何,恐怕季应庆也躲不过被弹劾的命运。

这人的目标是季应庆!

季庭香突然想明白了,这件事的始作俑者针对的不是季芳华,而是季应庆,一旦事发,季应庆被弹劾,宗顺帝本来就瞧不起商贾,季应庆在任上时间尚短又没有建树,被外放就算是好的了,再重一些怕是就要革了官职了。

这么周详的计划,又费时又费力,怎么想也不会是娇娘那种只会在内院里使诈的女人做的,可这事情到底跟她有没有关系,季庭香又说不准。

又看章二公子问她这些事情跟季家有没有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关系,季庭香心里沉默起来。

她从信里瞧出章二公子是位堂堂正正的君子,可有些事□□关季家的脸面,她不好说,也不能说,可若是不说又怎么能让人家白白出了时间力气去查,况且瞧得出来章二公子不是蠢人,他能从小厮的玩笑里查出阿桔来,就未必不能从那本《桃花扇》里查出季芳华,有些事情藏着掩着反而不好,倒不如照实说了,却略过季应庆的事情。

章二公子在信末写道自己的人就在长街外摆了一个茶摊子,若是能出去就把回信给摊主就行,若是不能也不要着急,再寻了机会慢慢来就是。

落款是个析字。原来章二公子叫做章析,季庭香不免想道。

虽然言语之间很是关照,可此事重大,季庭香却不敢再慢,□□桥准备了文房四宝趴在内室的矮几上就写了起来。

她的字不如季芳华的柔美,也不如章二公子的寒风飘逸,只是寻常的簪花小楷,又写的急,落字难免草草的,可她却顾不得这么许多了。

她先道了谢,又写道自己的人都是从临海县带来的,在京城也没有亲戚朋友故而不便出门,日后她会想了法子再告诉他的。

又写道那些流言确实对自己很有用,把流言传出去的原因说了,末了又加了一句谢谢。

再说《桃花扇》那字瞧起来有些像自己的长姐,却不十分肯定,可自己的长姐自福东寿的事情之后就病倒了,在主母的院子里住着再没出来过。

最后才说了娇娘的事情,请章二公子调查一番。季庭香写道若这院子里谁最想夫人倒霉,那必定是非娇娘莫属了。

写完信又读了一遍,觉得无误后季庭香在信末写了一个香字,春桥拿了细白沙洒在上面,等墨迹干了才叠了起来,这才发愁的问:“倒是怎么送出去呢?”

季庭香却说:“不是还要还礼吗,我看那樱桃很好吃,理应给章二公子一份回礼的,不如你们就帮我给他做个荷包好了。”

春桥明白过来,立刻就笑着应了,将信叠起来贴身放好回了后罩房里。

过了三四天,季庭香亲自绣了一条额帕给章夫人做谢礼,又拿出一个黛色绣红色宝相花纹的荷包来:“樱桃都被抢着吃光了,我想着不如叫小丫鬟们做个荷包,也算她们的心意了。”

季老夫人觉得很好,便嘱咐季诚连着其他回礼一起亲自送去了章家,季庭香的心这才放下来,心里只想着还是要快点把汪氏拉进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