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1/2)

最快更新航海霸业之古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

此次丹吉尔战役一开始,就暴露出哈国的弱点,他们的国力强大,但需要防卫的地方比葡萄牙更多,伸进欧洲的触角,看似很强,其实也很脆弱。就像南直布罗陀地区,这里一个陆军师要防御两个要塞,同时他们还要防卫北非可能的敌情。一旦有变,几千人的部队根本不足敷用。

而地中海地区哈军的装备物资甚至部分给养,都得依靠海路运输。直布罗陀海峡之争,便成了王国的心腹大患。葡萄牙人每次发动袭击,不论其成败,后勤保障线总会被掐断。地中海舰队已经做出了足够的努力,但他们的敌人同样很多,完全看守好海峡,除非他们不要科西嘉了!

塞拉弗可没有这种过于狭隘的战略观。

他的原计划,是在夺取休达的同时,占领大西洋上重要据点亚速尔群岛,以及西北非海岸线附近的马德拉群岛,以此建立哈国在直布罗陀海峡的绝对优势。

从地图上看,亚速尔群岛位于大西洋的关键节点上,往西顺风两周航程,就是百慕大群岛,距离王国首都蜜特拉很近了。

亚速尔群岛同时还联系着北大西洋前往西印度地区的海道,哥伦布西航便从此经过,这里是当时“文明的边缘”,中世纪时人们深信再往西走就是深渊!

马德拉群岛虽没有亚速尔群岛般富裕的土地,但这里是扼守前往非洲的交通要道,葡萄牙人热心于这里的开发,并有声有色地搞起了甘蔗种植,因此重要性半分不差。

最初发现马德拉群岛的是公元前80年的罗马人,他们以岛上一种能制造紫色染料的树木为之命名,其后迦太基人、热那亚人也分别“发现”过它。有明确记载的是1418年,“航海家”亨利(事实上该王子从未出过海,只是对航海有巨大热情并为之拼命投入)派遣若奥?贡萨尔维斯?扎尔科和特里斯唐?瓦斯?特克塞拉两位服务于王室的贵族,指挥一艘现在看来巨烂无比的地中海式帆船沿着西北非海岸向南航行,遭遇风暴后吹远了海岸,方才发现马德拉的圣港岛。

回到里斯本并向亨利汇报之后,很快他们组织了移民,移民中有贵族巴托洛梅?佩雷斯特雷罗。在圣港岛呆了不久,他们便发现了群岛中的主岛,面积更大的马德拉岛。

由于最初的两位贵族功绩惊人,经葡萄牙国王批准,扎尔科家族获得了马德拉岛“丰沙尔”的封地,而特克塞拉家族获得了“马希科”。巴托洛梅则得到了较小的圣港岛,好在那也是块肥地。

马德拉岛原本是富有的木材基地,然而因两位贵族各自在封地中开荒,引起了森林火灾,大火烧了整整7年,虽然使土地肥沃起来,可木材岛居然无木材可用了!

只能拿来种种甘蔗,好在蔗糖贸易利润惊人,这里很快变得富足了。同时期还引种了葡萄,也有相当多的收获,可以说,这是葡萄牙人向外殖民的开始,也是一个极为良好的开端。

不能不提的是巴托洛梅?佩雷斯特雷罗先生,他死于1475年,儿子继任为圣港岛总督;女儿费莉帕,1479年嫁人,丈夫就是大名鼎鼎的哥伦布阁下!那时,“印度发现者”还是个默默无闻的青年,他在圣港岛呆了两年有余,仔细研究了已故岳父留下的航海日志和海图,应该说,这对于他创出日后伟大的事业是极有助益的。

应该说,塞拉弗对于两处群岛的想法早已根深蒂固,只是当初准备集中精力先打下亚速尔群岛时,遇到了“黑匣子神秘事件”,黛芙妮将他的所有战略步骤都打乱了……

得到直布罗陀海峡一半的所有权,相对于王国来说,就像是用一条腿走路,非常危险。如果说哈布拉德王国的地盘是一只哑铃,则海峡恰是哑铃中间最细的部分。

此次休达、丹吉尔再度爆发激战,显然又勾起了王国主人天大的怨念。然而,尼德兰战事已经发动,加上要在意大利对付反哈同盟的力量,塞拉弗能量再大、实力再强,也没法同时进行第三场战争。即使强悍如卡奥船长,也只能保守地采取防御姿态。

在此情况下,寻找外援成为了必由的出路……

西北非最重要的不是西撒哈拉沙漠,而是沙漠中的宝地摩洛哥。

峻峭的阿特拉斯山斜贯全境,阻挡了来自南撒哈拉沙漠滚滚热浪,西北沿海一带为狭长低暖的平原,更拥有“北非花园”的美誉。这里也是最重要的粮产区,只不过摩尔人建立的国家,生来便有缺陷,最最重要的地区,包括休达至丹吉尔一线,都在别人的手中。

此时,是摩洛哥瓦塔斯王朝阿维亚二世苏丹掌权。

不管谁掌权,他们对于卡斯提人都非常憎恨,“摩尔人”就是那些敌人们强加于其上的名字……

哈布拉德王国原先并没有在意过这些“松散的游牧民族”,许多人对北非的了解,还是来源于红胡子。迄今,如卡奥之流方才明白,北非靠西北这一块是“摩洛哥”,其右边是“阿尔及利亚”,靠近马耳他岛地势险要的大块地方叫做“突尼斯”。

非洲政权的孱弱,在这个时代可以举出许多例子。

柏柏尔人部落在瓦塔斯王朝占有重要地位,但他们的村落,却屡遭葡萄牙人的破坏。柏柏尔人的王曾在海边建起重要的港口,然后不久后即遭侵略,葡萄牙人赶走了他们,并将那里改称为“卡萨布兰卡”。

卡萨布兰卡在西班牙语系中,意指“白色的房子”。如今这里已没有葡萄牙人。

休达战役以后,若奥三世下令北非各据点撤除人员物资,除此之外还通过邪恶的奴隶贩子,向国内运输了大量黑奴,前后计3万余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