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32章(2/2)
弥高散称,弥坚收钱,冯三恪只管把装好的油纸包递给人家,单是如此,还是出了一身汗。
这一屋挤进来的多是妇人,男子不好意思跟他们挤,都先上楼去瞧了。一只只手几乎要伸到冯三恪脸前来,满耳充斥着聒噪声音。
“崩豆三袋!一包五香的,两包混味儿的!”
“我要糊皮的,这怎么给拿了包辣的!”
“这糖霜豆子咋比别的都贵?”
“掌柜的给少了,买两包送一包,我买三包,你这还少我半包咧!”
一屋人推推搡搡的,脾气自然好不到哪儿去,说话的声音几乎像是在嚷架,嚷得冯三恪愈发手忙脚乱。
装崩豆的油纸包上系着各色的彩线,一种颜色是一种味道,冯三恪怕出错,昨晚还仔仔细细背过,可一着急,脑子全空了,这会儿只记得红线是辣味的。
弥坚分神看着这边,见他给错了几包,忙换回来,凑近些低声安抚:“冯大哥别急,慢点也没什么,你记着白线糖霜,黑线糊皮,彩线是五种味混一起的,光记住这三样就成,剩下三样我来记。”
弥坚自己一人管收钱,还能分走冯三恪一半的活,甚至能气定神闲地与每位客人道句慢走。
这会儿也顾不上道谢,冯三恪忙按他说得做,再没出过错了。
巳时正开的张,晌午到饭点时,客人稍稍散了些,铺子里总算能腾出落脚的地儿了。冯三恪几个这才能坐下喘口气,几人轮换着去旁边食肆吃了两口饭,便又回了铺子。
歇了没半个时辰,客人又挤满了铺子,这回比上午来的人还多,想来是一传十、十传百,石青大街上住着的都来瞧热闹了。
客人挤出了火气,争执过两回后,慢慢也就有了队伍。茶室的门窄,左边进右边出,松快了不少。
冯三恪也算是熟能生巧,记清系线颜色以后再没给错过。他看着一波一波进来、又一波一波带着笑离去的客人,心中后知后觉地蔓上欣喜来。
“崩豆要四袋,全拿五香的,送那两袋就要……”
面前那客人话说半截,倏地停住,惊声叫道:“冯三儿!你怎么在这儿?”
他身子连连往后缩,仿佛青天白日见了鬼。
后边排着的小姑娘差点被他带倒,妇人一把将女儿搂到怀里,啐道:“挤什么呀你!没脸没皮的东西,作甚往我家姑娘怀里撞!”
只见面前站着个矮胖男子,手指着冯三恪,目露惊骇:“冯三儿你不是被砍头了吗!”
砍头?
一屋的人全都愣住,冯三恪手里的崩豆没能递出去,旁边弥高又提着秤杆,一时不防,勾破了他手里的油纸包,崩豆洒了一地。
——冯三儿。
已经半年没人这么喊过他,他在柳家村的时候,村里识字的人少,“恪”字认不得,邻里乡亲的便都随他爹娘,喊他冯三儿。
爹娘惨死之后,他被捕入狱,再没人这么喊过。
冯三恪怔怔抬起眼。
府里的孩子想从商,大多是出于这个由头,跟着她东奔西跑,去主家看货、磨价、开店、做买卖,都有意思极了。唯独算账不好玩,谁学这个都苦着脸。
听了她的话,冯三恪却摇头说不是。他抿了抿唇,似乎有些难堪,半天憋出一句:“有钱,便不受欺负。”
这是冯三恪最近这半月才生出的体悟。
他家往上倒三代都是庄稼汉,他幼时商人地位还贱,那会儿一大家子住在泾阳,整个村里只有两户人家是做生意的,集市上支个摊儿,三文的菜拉到城里就卖五文,不过一年就攒够钱盖了新屋。村里人人冷眼瞧着,背地里没什么好话。
后来遇上战乱,举家迁到陈塘县。这短短十几年,眼看着商人越来越多了,冯三恪也从没眼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