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故事未完(1/2)

最快更新我家的守护神兽最新章节!

&nbsp:&nbsp:&nbsp:&nbsp:我用胳膊杵了杵紫苑:“你爷爷就是那个二狗的师父?而二狗就是你的爸爸?”

&nbsp:&nbsp:&nbsp:&nbsp:紫苑没有做声而是点了点头。我还想问点什么,不过看着大家的情绪都不太好,于是一向好奇心浓厚的我也就只能乖乖地闭上了眼睛。

&nbsp:&nbsp:&nbsp:&nbsp:过了一会儿,紫苑的爷爷稳定情绪之后接着讲了下去。

&nbsp:&nbsp:&nbsp:&nbsp:后来呀,二狗带着他的老婆和孩子一起进镇参加马菊仙的婚礼,毕竟那个马菊仙是自己一直以来最好的合作伙伴,每次二狗进城里,或多或少地都得得到马菊仙的照顾,在二狗的老婆坐月子的时候,还专门给她买了贵重的补品。这份恩情,实在难以相报。所以这次的婚礼,收到马菊仙的盛情邀请以后,他们全家人都来了。

&nbsp:&nbsp:&nbsp:&nbsp:结果他们来了之后,却意外地发现了那个魁梧男以及我(也就是二狗的师父),他们刚要与我们相认,但是我却用眼神告诉他,不要轻举妄动。因为这是一场以婚礼为掩护的夺宝阴谋,这个阴谋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直到现在才爆发了。

&nbsp:&nbsp:&nbsp:&nbsp:多年的相处,二狗跟他师父虽然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但是那种默契是不会消失的,所以当下,二狗就知道师父所要交代的东西了。

&nbsp:&nbsp:&nbsp:&nbsp:马菊仙嫁给的是外地的一个富翁,那人的年龄少说也比马菊仙大十多岁,但是两人都是做这种珠宝生意的,生意上的长期往来,让他们走在了一起。不过拉拢他们的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利益。

&nbsp:&nbsp:&nbsp:&nbsp:马菊仙的玉藏阁虽然地处偏僻、规模较小,但是因为所收藏的都是一些天然之物,所以还是远近闻名的,尤其是最近血玉出现的传闻,更是让这玉藏阁蓬荜生辉。

&nbsp:&nbsp:&nbsp:&nbsp:小小一块血玉,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nbsp:&nbsp:&nbsp:&nbsp:原来这块血玉是二狗他们那座山的镇山之宝。二狗所在的那座高大巍峨的山叫狼牙山。当年抗日战争时期,二狗的族人为了躲避小鬼子的捕,跳下了山顶上的一个大水潭,然后顺着那个水潭的潭底像时光穿梭一样来到了另外一个奇妙的境地,也就现在我们所在的山里山村寨。那些小鬼子本来也是跟着跳进了水潭,只是他们潜到水底后发现我们的族人在一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按照常理来说,这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nbsp:&nbsp:&nbsp:&nbsp:那些小鬼子不信什么邪,他们觉得这水潭底下肯定有什么宝贝,于是也不管逃走的我们了,而是将水潭的里里外外搜了个遍,最后在这水潭的泉眼的正中央发现了一块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玉石。

&nbsp:&nbsp:&nbsp:&nbsp:鬼子的头领赶快叫人把它取下来,可是令鬼子们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靠近这块拳头大小的玉石时,感觉有一股强大的吸力牵引着自己,然后就感觉自己头晕目眩、神经错乱。有些走在前面的鬼子,来到了玉石面前就不由自主地虔诚跪拜着,他们头磕破了也不管,直到流血而死;有的又像是受到什么惊吓一样发疯似的在这水底跑来跑去,边跑边唱着歌、手舞足蹈、时而哭时而笑、时而悲时而怒,直到精力耗尽而亡。

&nbsp:&nbsp:&nbsp:&nbsp:小鬼子的头目见到情况不妙,刚要转身跑出这个诡秘的地方时,忽听身后传来了一阵声音,然后他居然调转了身子,径直地朝着那块绽放这神秘美感的玉石走了过去。只见他刚来到玉石前面,那块玉石就像是活物一样,散发着幽蓝色的光芒,将这个小鬼子的头目给包裹了起来,当这光芒褪去的时候,只见那个鬼子头目像是晒干的萝卜,一层皮包裹着骨架,直直的站在那里,显然,他身上的水分、血液都被这块玉石给吸干了。

&nbsp:&nbsp:&nbsp:&nbsp:那块吸了血的玉石变得更加的圆滑,绽放出来的光芒也更加夺目。不过,它并没有停止,它再次释放出幽蓝色的光芒,笼罩着整个水潭。

&nbsp:&nbsp:&nbsp:&nbsp:没过多久,当这些幽蓝色光芒褪去的时候,只见那些小鬼子的尸体都变成了一具具干尸,浮出了水面。站在岸上的一部分人见状,都惊慌失措地逃离,哪里还敢再回头多看一眼!

&nbsp:&nbsp:&nbsp:&nbsp:抗战结束后,当年跟着日本鬼子来到这里的汉奸觊觎那块神奇玉石,而自己又不敢独自前往,所以就寻找一些专门倒斗的人陪同,悄悄地溜进山寻宝。

&nbsp:&nbsp:&nbsp:&nbsp:可惜来了一波又一波,都没能带走那块神奇玉石。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伙人,... --

最快更新我家的守护神兽最新章节!

伙人,为首的是一个玉器收藏大老板叫王金宝,他请来了香港极为有名的风水先生清泉子以及几个身手不凡的保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