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装上阵 4(1/2)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铁血魏晋南北朝最新章节!
上一章我们说到南下魏军在北魏帝国任城王元澄的指挥下,胜利完成战役的第一阶段,把义阳和钟离两个南朝军事重镇从南朝疆域中割裂了出来,并形成东西两大野战军群,对义阳、钟离进行了战略包围。
历史有时就会惊人的重复着以前的套路,我们看公元504年这次南北大战此时的战场态势,和10年前孝文帝元宏领兵南下淮河的战场态势(参见“铩羽而归”),以及80年前太宗皇帝拓跋嗣南下黄河的战场态势(第一次南北大战,参见“血战虎牢关”),十分的相像。都是魏军在中路突破并对敌军进行战略分割以后(黄河的滑台,淮河的寿阳),再兵分两路,对中路两侧战略重镇实施包围并打击之。不同之处在于:
对比孝文帝那次南征,元宏当年可没有拿下寿阳,只是在围困并监视寿阳的同时,就对西面的义阳以及东面的钟离发起了强攻。而现如今的元澄却稳占着寿阳,有一个稳固的攻击出发地,一个让人安逸的后方基地。所以元澄一开始就比当年的孝文帝元宏拿着一手更好的牌。
对比太宗拓跋嗣南下黄河的作战。拓跋嗣和元澄一样,已经稳占着南朝黄河防线中路的重镇滑台。不过当年拓跋嗣拿下滑台之后就立即投入西面虎牢关和东面东阳城的争夺战(时间仓促,后方的滑台稍显薄弱),而如今元澄已经经营寿阳多年,这个后方基地自然打造的更加稳固。不过比起拓跋嗣,元澄也有不利因素,因为淮河可是比黄河更加靠近南方,河流更多,天气更热,无论从气候还是地形上来说,都限制着北方骑兵的发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