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第 211 章(2/2)

这种扛着大刀冲的比谁还前的态度哪里像快要病死的人啊?这爷们比老子还要精神啊,究竟是谁传播错误信息?信息错误坑死人嗷!

这位曹大将军,在真宗朝就是以对敌的强硬态度出名,如今年纪一大把了,其威名依旧不减。等快马运载的军报抵达帝都的时候,满朝文武都惊呆了。

他们听的到不是曹将军又掀起一场战争,而是党相对于区区一个武林门派的放任姿态,不过是小小的康奴族,总人数也就一千来人,里头竟然混入了近两百人的罗刹教教众。

并且,他们已经得知罗刹教在党项屡次插手朝廷施为,更有不少次以极粗暴的手段接受雇佣斩杀政敌,亦或者对敌人实行报复。

总而言之,其中种种手段在宋朝的臣子们看来简直可以称之为是毒瘤。

宋朝的帝王有不杀士大夫的习俗,自然宋朝的官员之间的争斗,也都无法伤及性命。

他们的彼此争斗的目的远不到你死我活的程度,硬要说的话,他们可能更为享受的是彼此你来我往,互相施招,互相破解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简单的说,他们彼此之间有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就是:我和你敌对,与我是否讨厌你无关,只是你我政见不合。同样,我和你站在一边,也和我是否喜欢你无关,只是恰巧我们的眼光一致。

也可以理解为他们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一种:因为我讨厌你,所以我要和你敌对的行事作风。

所以在北宋常常会发生一种情况,便是前半辈子彼此蜜里调油,后半辈子你死我活。

还有我和你好的时候可以为你两肋插刀,但你我目标背离之时,我亦是可以毫不犹豫□□两刀的极端情况。

因而对于罗刹教这一种粗暴的、蛮不讲理的以武干政的情况,宋朝的臣子们也极为的反感和愤慨,几乎是立刻,若干奏书被递到了赵祯的面前。

帮助友邦铲除罗刹教这颗毒瘤,当然也有人表示反对的,毕竟这也算是干涉到党项内部问题了,满朝文武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最后由赵祯拍板,一切都等曹将军最后的奏书送上来再说。

好了,帝王这样的反应毫无疑问的彰显出他是支持曹将军的。都让人写奏书回来了,那可不得好几个月以后曹将军班师回朝之日,才来得及书写,以曹将军如今的状态,只怕届时都已尘埃落定咯!

众多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心中已经有了数目,此时大家都识趣得不在发言,无论是时候打算弹劾也好,批评也罢都暂且放到事末再说。

朝廷里讨论的话题立刻转到了下一项,如果曹将军将此处直接拿了下来要如何处置呢?

……没错,就是这么直接。

无论怎么说,租界是租界,强占投靠族群的土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前者是正常的商业活动,后者这很容易引起旁的投靠者的警惕呀,于我大宋未来不利。

赵祯默默看了一眼满朝前一刻还在讨论该不该打后一刻已经开始认认真真研究怎么处理战争成果的臣子们,缓缓移开了视线。

同一时间,在为自己的属国苦恼的帝王还有辽圣宗。

他苦恼的对象,便是其腹地的女真。

女真这个民族,在辽圣宗眼里看来简直就像是天生反骨,真的特别烦。

他们生长在白山黑水的苦寒地带,比之逐渐南迁的游牧民族更多几分野性。

如果要用文雅的说法,那叫做养不熟的白眼狼。

要具体点说,那就是搅屎棍。

女真族不像契丹族受到汉化的影响,他们的行事作风还是彻彻底底的游牧作风,在游牧民族里面,所有的行事准则都要基于一条,那就是活下去。

什么仁义道德、父慈子孝、伦理绵长,只有在活下去的情况下才有用。为了活下去,他们可以化身最凶狠的狼,最狡猾的狐。这才应当是游牧民族的本质。

因而,他们看不起收到汉族影响的契丹,觉得契丹已经变得软弱。

辽国的内政和宋并不完全相同,辽国的国主之所以是耶律家完全是因为契丹族在诸多游牧民族之中占据主导地位,辽国虽然已经立国多年,但是依然改不了游牧民族的本性以及慕强特性。

一旦旁的民族感觉契丹族由盛转衰,旁的附庸民族会立刻揭竿而起,这一点,契丹族们亦是十分清楚。

在女真们看来契丹距离被驯化成犬已经不遥远了。

但是现阶段来看,女真和契丹之间尚且没有一战之力,但是期间他们连番挑衅,已经让辽主无法再按捺被冒犯的愤怒。

天圣三年的年尾。

宋辽这两个东亚大陆的超级大国,不约而同的决定回过头处理一下自己国内的小问题。

宋国的东北二军对辽国的内战持观望态度。

一方面他们抓紧时间吸纳寻求内附的牧民,以及顺势购买因为起了战争而已,减弱了监管的禁售物资。另一方面,他们也忙着赶紧往里面塞人。

不过可惜的是,此次辽国的内战战争发生在偏内陆地区,与宋辽边境线这一块牵扯并不大,而且对于辽国来说,打一个女真族也耗费不了他们多少资源,故而宋国的兵士有些遗憾得看了一眼对面辽国小骚动几日后,几乎不受到影响的边境线,努了努嘴。

今年似乎要比去年更冷一些,去年的这个时候大家还没有要冻掉手指的感觉,但是今年的物资和粮食送的较早,尤其是内陆还送来了一批羊毛毡子,主要是用来做胸甲和战衣之间的缓冲层,保暖效果却极佳。

裁剪完之后的毡子还被巧手的娘子们改做鞋垫,虽然天气冷,但是将士们觉得比之去年却舒坦多了。

巡逻完的兵士在进入营帐的时候稍稍放松,随着眉毛上沾染的冰雪融化,冻僵的脸庞亦是露出了几分笑意,因为他们嗅到了营长内的一股子甜蜜的谷物香气,这种这些日子一来渐渐熟悉的味道让他们一下子便觉得暖和了起来。

大半年前上头派了官来调查实际服役的军人人数,他们将军往上头报的数量比之过往少了许多。

军队的臃肿人数自然少了一些,也因此军官阶层空出来了一些空位,下头的人自然也能够顶了上去,这是好事儿。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军队里头也缺少了额外的收入来源,上头的人愁眉苦脸,下头的人也知道今年这个年恐怕是过不了个宽敞年了。但没想到的是,紧接着上头便将这些有了差额的银钱以另外一种方式下发,他们允许军队建立额外的服务项目啦。

前提条件是在此处服役的老军人必须卸除军职,而且年龄亦是有所限制,年轻的兵士自然不会被抽调。

可以说这个部门基本是为了照顾年长的兵。

上头采取自主报名的方法,对于边疆的年轻兵士来说进入了这种养老部门,毫无疑问日后就将没有了进益同军功,因此去的人不多,大多都是已经厌倦了战争却无法离开军队的老兵。

这些老兵不少都是从军数十年。

便是回了家也发现家中已无一人,亲族看来的眼神亦是生疏全无惊喜。

他们就曾经遇到过一个老前辈,得了恩典卸了军职回乡,数月后这一位又千里迢迢地回到了军队,问及缘由,他只文绉绉的背了一句话:少小离家老大回。

随后便不再多提。

但大家都知道为了什么。

边军的军政制度是允许携带家人的,有不少家眷就住在离他们驻扎地不远的地方,只是,不是所有家人都愿意陪同戍边的。

此处本身就位于战争的前段,一个没能挡住便要丢了性命。况且军队中还有不少兵士的成分是灾民、充军等等情况,这些人是不想要回了伤心地的。还有一些人已经习惯了军营生活,无法再回归日常,总之军中总有一些人,宁可呆在危险的前线也不想离开。

此时,这样的新部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兵士们对于未来的生活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上头也说了,这个新部门所创造的盈利缴纳税款和派发工钱之余,大部分都是用来反哺军队。

这也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来说,上头是允许军队进行自己正式的产业经营,而且彼此独立存在,也能够有效避免军队的兵士被当做廉价劳动力。

总之,最近的边疆一派生机盎然,将士们的积极性远高于往。

要说缺点也是有缺点的。

譬如说这一次中央那边运过来的一股带着奶腥味的粉末,量还挺大。他们这边和平西军那边都分到了一半,上头的要求是要给军人们都吃上一些,尝尝是否有御寒的效果。

一并被送来的,还有治疗腹泻和便秘的药草,也不知道上头的人怎么想的,就讲这股子白沫加到粥里面,熬出来的就是奶粥,一群大老爷们喝了一个月之后,身上的味儿比家里的小崽子还重,回到家之后,媳妇看来的眼光总有些古怪。

一开始也不是没有人反对过,觉得这东西实在是娘们唧唧的,还有人吃了粥拉稀的,正打算抗议便发现军中医匠已经煮好了止泻药等着他们呢。

大部分汉子都没反应,少部分在重复两三次轻微腹泻之后也能够承受,唯有几个是一点儿都不能吃,这些人便被特批去吃白粥。

至于旁的能吃的人不想吃……呵呵,他们明明长着张娃娃脸却贼恐怖的伙夫兵说:不爱吃粥便去吃饼子去,又没人逼着你一定要吃粥。

没法子,大冬天的总想吃些热乎的,虽然也有饼垫饥,但是饼子哪儿有粥喝下去驱寒效果立竿见影呀。

行吧行吧,谁掌勺谁说的算。

还能怎么的,军营里头谁敢反抗炊事官不成,谁要敢得罪他们,他们就能给你们弄猪食。

不,到时候恐怕会发现猪吃的都比他们好。

没错,北军如今还带上了养猪的行业。

说起来在军队养猪这件事情,起初大家都是觉得极为荒谬的。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面,这种毛没有几分厚的动物怎么在这里生活?

此处唯有只有长着厚厚绒毛的牲畜才可以在这里活下来。

但是没想到他们的将军不知从哪收了一本册子之后就开始边琢磨,琢磨完了便指挥人建猪圈,更过分的是,将军居然指挥人把猪圈居然健在了伙房后头,连接着灶台的有一个大大的烟道给通了过去,好家伙,那猪圈里面可暖和了。

暖到刚入冬的时候,还有一头母猪产下了足足十几只猪仔,居然到现在一个都没给冻死。

这猪圈里面还弄得贼讲究,搞出一个个通道,水冲一冲就能把这圈子里头捣鼓干净,还得专门空出一个灶煮猪食。

原来喂猪这件事情人看人厌,现在都真的都一个个想着去喂猪,就因为里面暖和。

听将军说明年等开春雪地化冻,他们还打算再建一个养猪场。

没法子,北边这一小小的一块地方,驻扎着宋军的两支军队,一个是以庞统所率领的大宋北军,另一个就是由太平王率领的太平军。

本来彼此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但是自打搞了这第三产业之后,两支军队看着对方就都有些不是滋味,毕竟市场就这么点大,职业重合率高,能做的生意自然也就降下来。

为了防止彼此之间恶性竞争和降价,在坐下来谈了几次顺带打了几次之后北军优先退了一步,他们将护镖的市场让给了太平军。

也不是没有人提出意见,但是太平王在此处驻扎多年根深蒂固,一定要竞争的话他们这还未必真竞争得过,倒不如干脆给他们卖一个脸面。

果然,见北军主动退了一步之后,他们所涉及的几个产业,太平王那边也退了几步,甚至于在发现他们这儿养了几头猪之后,太平军那边还特地来下了订单。

一口气订了十好几头,预备着在过年的时候宰了吃,也算是照顾兄弟单位生意了。

这次谈判是他们将军和隔壁的平南王世子谈的,谈到一半他们二人就将旁人屏退,面对面私谈,听跟着去的将士说将军出来时候面色铁青,他们还以为谈崩了呢。

哎哟,大家都不容易鸭。

不过将士们之间都有几分私语,他们总觉得两营这种既没有禀告天地,也没求太一神庇佑的感情……怪脆弱的。

……据说是因为他们将军不信太一神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