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2)

新年新气象,前世的恩今世的情,两家发展的好大舅家也见到了钱,一切意料外的风生水起,凡事不能一步登天有苗头加以利用才能成熟化,何况家里还有一位顽固的老爷们,想想家里慢性子的家长陈威直叹气,只要一提在该里买房的事儿,陈爸那眼睛瞪的贼亮,就差把户口本甩出来让他自立门户了。

家里营生稳当了,他想带另外一家人,陈威在刘家院外晃当了好几圈,一直没胆儿跨进去,谁能想到不合的人在最后关头,能代他这个不肖子照顾卧床不起的长辈,刘树花在他印像中就是邋刺(厉害)的丫头,他和熏子拉同学的小辫、撞小姑娘胳膊肘子,从来不敢对她怎么样,这丫头口皮子太厉害,损人的小磕滔滔不绝,骂起人来口齿伶俐,她和熏子天生不对付,家里都穷苦却没有一点同命相连的友谊,相反相遇总是白眼相看,含沙射影语言攻击,前世他和树花最后一次见面,她代爹妈呼的那巴掌太响太痛了,这世见面他总觉得脸蛋子疼。

窗户缝没糊结实,直往屋里灌风,刘家媳妇又打了点儿浆重新溜一遍,看到院外的陈威走过去,还以为是路过,几个缝儿都溜完了,那孩子来回打磨磨失了魂的乱转圈,刘家媳妇犯合计(有想法)这是想进她家门吧,也难怪陈家崽难为情两家见面就是点头关系,她家是外来户搬过来没几年,村头村尾住着也没啥交情,刘家媳妇把院门推开把陈威拉进屋:“咋不进来呢?这寒九天也不怕把鼻子冻掉了?”

陈威傻笑两声,打量一圈这家旧土房,一个住屋一个外屋地都快成威房了,刘蛋蛋坐在炕上指着陈威叫了声:“小青的大哥。”

最快更新犄角旮旯一家人最新章节!

r /

陈威把娃抱起夸了句:“聪明!”上辈子树花读完小学就措了学,多数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弟弟,右腿天生弯曲,走路时一瘸一拐的,刘家人有点儿钱都用上这个儿子身上,医院没有先进的仪器再加上钱供应不上,最后还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咋没去找俺家小青玩呢?”

刘家媳妇叹气一声:“这不天冷了,怕他腿疼只能在家捂着,你瞅瞅和你家小青同龄吧,各样都不如那娃。”

“婶,带蛋蛋去省里医院治吧,年纪小骨头没长实兴许能治好呢,钱的方便您别担心我家还有点儿余钱。”

“别,别,”刘家媳妇直摆手:“现在拿药供着呢,先吃吃看再说,对了你来是不是有啥事儿呀?唉哟,你和俺家树花是一个班的吧,她去外村她姥家了,得午后能回来。”她完全没把孩子的话当真,就算是大人她也得寻思寻思,这病就是无底洞没有万全的把握,她也不想有个开头,中途被迫放弃悬在那里更难让人接受。

“我想问问你家开春愿不愿多养些猪、鸡鸭啥的,出栏了送俺家去,就当有个额外的收入。”

“这是好事呀!”刘家媳妇喜笑颜开她家地太小,去年她也卖过老陈家鸡蛋付钱付的很透流(利索)还暗自后悔,还多养几只鸡呢,上前握着陈威的手感激道:“婶真是谢谢你了,有来钱道还愿带着俺家。”

熏子听说了这码事,原地就蹦起了高,不吱声就拿白眼仁合垄(瞪)人,手舞足蹈的像唱大戏似的,陈威问:“你这是嘎哈啊,破马张飞(张牙舞爪)的,能不能消停点儿。”

“你带那丫头块子干啥?我不同意打死也不同意。”

陈威指着他鼻子训:“你就敢对我使劲你把这话当你爷、我爸面儿说,你敢不?”

大年初八图个吉利的日子,《俺家店》在阵阵炮竹声中开了门,此时陈威把目光瞄准了市场外的大一些的店面,这个举措又遭到两家四个大人的强烈反对,两小的失败告终,没有原因的被拒绝,陈威自认也算当过大人,可这两家的心理他愣是没搞懂,开学后两人继续前进四年级下学期还混到了班干部,陈威当了学习委员,熏子成了旗手,脖子上总算挂上红领巾,那块红稠子布陈妈每天都得洗上一次,这可是好学生的象征,近一段陈威发现熏子变得神秘了,连张爷爷都说自家孙子学会攒小份子,每天两人一起上学放学,学坏是不可能的事儿,陈威还想再观察几天没想到他自已露了头,放学后熏子进了陈家,从自个的书包捧出二瓶罐头,一个递给陈爸,一个给了陈妈,分完后往地上一跪,请求道:“以后不叫陈叔陈婶了,想叫爸妈。”

从小看到大的孩子,两口子早当成自家的崽了,当场欢喜的点了头,还摆了一桌两家人庆祝一番,陈威瞪了熏子好几眼这都明抢上了,陈爸认下干儿子的第二天还跑到熏子亲爸的坟前念叼了一番,都是表扬干儿子的话,挺大的老爷们还滴了几滴眼泪,抚着墓碑说:“现在我看到熏子就能想到你,咱俩小时候一起套家巧,偷人家掰米(玉米),你说咋就一辈子见不着面了呢。”

农忙的时候出摊的人员换成张奶奶和陈妈,一个看上午一个看下午,陈妈把上午的时间占了,老太太也不用起那个早,李富家炖盅营生也是越来越好,家里又搭了一个锅,不像冬天马车走的不稳得人力送货,天暖和架自家的毛驴车省力不少。

陈威近来很是郁闷,原因是出在身高上,都是吃白米饭长大的差距却越来越大,他现在的身高有1.65米,而熏子愣是高出他半个头,这不只是发育的问题更是面子的问题,他还真幼稚了一次,回家让陈爸给他“拔萝卜”,捧着他的脑袋往上拎,陈爸手劲没用好差点给掐断气了,没有好的辅助人选,这种做法只试过一次就被拉进黑名单,自我安慰陈爸个头高他只要遗传到这个优点他矮不了,长个子也讲究后来者居上。

熏子还闲着事儿不够大,对陈妈说:“腿骨头疼。”

陈妈给捶了捶腿,又顺了几下后背,安慰道:“长的太快了,没事,妈给你补补。”当天炖盅又多了一样——猪肩胛骨,每天一份给干儿子补钙,陈威眼气每次那一盅他都得抢得喝一大半。

上辈子没上过初中,学校里的一切都是个陌生的开始,本以为各家都不富裕,供个学生应该很有难度,临近的几个村就一个中学,就在陈威家的村子里,初一分了四个班,每个班有四五十名学生,这一发现让他大跌眼镜,陈爸说的好,穷是穷在大人,只要孩子有想上学的心,累死累活他都供。

初中分班不看小学里的成绩,以老师抓阄为准,入校当天陈威进了中学大门,以前有偷跑进来玩过,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口那个严厉的看门大爷,身在其中的打量还真是第一次,第一眼就瞅见操场中间水泥台上的旗杆子,他有些想不明白这旗杆子为啥建在两个篮球架子中间,也不怕打篮球时迎面撞上?好吧,或许空间有限,被逼无奈也说不定。操场两边二排教室相对,每个教室的门上帖了一张纸,纸上记录着各班人员的名字,两人担心的事发生了分在了不同的班,陈威一班,熏子四班,树花继续上着学分到了三班,她家这两年跟着养家畜也挣了点儿钱,出去一趟给蛋子治病,回来又差不多空了,还好树花上学的学费是给留了出来,入学第一天只发了书,书的厚度可是小学课本的二倍,熏子捧着咧嘴,陈威看俄语书发呆,如果他向上方反映他想学英语,校方会不会听取他的建议呢?熏子代替着回了一句:“没门,窗户都给你堵死。”狠狠跺了几下脚反问:“和老师说给我弄到一班去,你说成不成。”

“以为学校你家开的呀,都你说的算,滚蛋吧,自个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