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整纷剔蠹朝截殉 495节结束语(2/2)

1、皇帝验证怎办。就算因早年入宫而培植诸多亲信党羽,就算其真的有遮天的本领,孙若薇假装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可瞒过其他所有人。但按一般亲密夫妻间不言而喻的房中私密推想,假如盼子心切的朱瞻基一天突然压抑不住要与之狎,硬逼贴于其肚皮聆听听胎音,她该怎应对?十月怀胎的时间足够漫长,她可推脱一次两次,但终

不能完全推脱。否则,皇帝自然会引起怀疑,一旦非要验证,试想会是啥后果?

2、怎过太后张氏和皇后胡氏俩个关口?孙若薇十月怀胎可装得天衣无缝,但一朝分娩能否装得过去?太后张氏和依然身居皇后地位的胡氏,应该可以作为女性长者和尊者,以特殊关怀的姿态亲临分娩现场,举国上下皆盼望的皇长子诞生的特大喜讯。故此,宫中其他人哪位敢于阻拦,又有何理由进行地阻拦?在此环节上,宣宗皇帝本人也很难找出合适进行阻拦的理由。此会有违常理。她即便能阻止皇后胡氏,也难阻太后张氏以婆母身份到场地关照。故此,孙若薇岂能瞒天过海、偷梁换柱?

3、如何保密?孙氏若真的要在十月怀胎上瞒天过海,对那个所谓真的怀孕的宫女的掩藏和处置,实施起来得需要多少人帮衬?人多了就难以切实保住秘密,除非将所有知情者都杀了灭口。人们可以设问,一则孙氏有能力一下杀那么多人吗?二则知情者应都是孙的亲信。孙若把她们都杀了,谁还敢再与孙贴近,孙若薇怎样继续在宫中立足?

4、成功率百分五十。性别甄别在当时不可能太准确;孙也不知道生男生女,要求是取决于男性。被盗的宫女若生下个女儿,孙要冒百分之五十成功率的风险,是否有点太大?

5、孙生育能力应属正常。孙氏当时的年龄不过二十七八岁,不仅生育过一位女儿,且依然无庸质疑地受到皇帝宠爱。史记无载明:孙若薇生女后,丧失生育能力;除非确信自己丧失生育能力,才会“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否则,孙若薇将来一旦再生育出“龙子”,置自己亲生儿子于何地位?

6、冒灭门之灾。在当时宫中上下翘首期盼皇帝子嗣的大环境下,孙氏不会不忖度“阴取宫人子为己子”的难度,也不会不考虑失败的后果。孙若薇要经近三百个日日夜夜,一旦露马脚,岂只是前功尽弃和“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问题?孙也绝对十分地清楚,将犯下使整个皇家蒙羞的欺君大罪,在明朝极为严酷的封建王法之下,可预见的后果决不仅仅是名分的问题,且注定要累及整个家族遭受灭门之灾…… 孙若薇作为一位女人,敢做如此地“豪赌”?

四、笔者说:明史失真,理据是明代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有三疑。一疑“三杨”不顾事实,歪曲前人形象。《明太宗实录》卷九下乙丑条中有这样的一条记载:“上至金川门……时有执方孝孺来献者,上指宫中烟焰谓孝孺曰‘此皆汝辈所为,汝罪何逃?’孝孺叩头祈哀……”方孝孺是“三杨画像靖难”中的名臣,因不与新皇帝(即永乐皇帝)合作,被灭了“十族”,创造了灭族的“历史之最”。这是史实,但实录中却说他“叩头祈哀”,而身为编修《太宗实录》总裁官的“三杨”对此却置若罔闻。《明太宗实录》载有:‘孝儒叩头祈哀’违实的记录,明史载孙若薇的“阴取宫人子为己子”, 就敢说不是人为故意失真?

五、本篇是网络长篇小说,大部分素材是取材于网络,难免有争议之处或是不恰当的典故等,敬请广大读者给谅解及批评指正,笔者也愿意并感谢读者们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