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罗子良卖瓜(2/2)
罗子良这几天下乡调研,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整个黑石县... --
最快更新官谋最新章节!
黑石县,除了工业占用的土地以外,剩下的土地很少种植粮食了。各乡镇政府发动群众种植蔬菜瓜果,什么卖得起价就种什么。前段时间蒜贵,就种蒜;西红杮贵就种西红杮,一大片一大片的,有点跟风。这怎么能行呢?
这不,现在田地里的瓜类都成熟了,却卖不出去。
拿石板乡来说,当初乡政府号召村民种佛手瓜、节瓜、青瓜、丝瓜、角瓜和西葫芦瓜等,是因为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有一个同学在省城做蔬菜生意,然后就跟这个副乡长说,你发动群众种,到时我开车来收,每一种瓜多少多少钱。
这个副乡长一算,挺划算,就和书记、乡长一合计,就让群众种了。
没想到,今年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更,获得了大丰收。村民们也是兴高彩烈,以为能卖上好价钱了。但是,瓜果类的蔬菜价格却大跳水,价格跌到了去年的一半。副乡长的那个同学也自食其言,不来收购了。
作为蔬菜,保质期短,卖不出去的话,时间一久,就过了最佳采摘期,只能烂在地里了。村民们都很着急,天天在田地里看着果实累累的瓜们哀声叹气。
“罗书记,您说说,我们应该种什么好?我们一家人的财产都投进去了,怎么办呀?”一个村民对罗子良伤心地说。
“是呀,罗书记,我们听从政府的安排,让种什么就种什么,可是种出来没有人管了呀?”另一户村民也跑过来诉苦。
罗子良也感到事态严重,农作物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什么东西多了就卖不出价,这是市场经济规律。可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广大村民来说,没有规划,缺乏前瞻性,也是受害者。
这些年,耕种田地的人少了,农产品价格却升不上去,这个原因,有内在的外在的因素,一是技术的提高,机械化的生产,产量和几年前比,不可同日而语。再者,现在是地球村了嘛,和国外的贸易往来很频繁。有些国家,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的价格相对低廉。大量的货物进来,拉低了国内的价格。贸易全球化,有利有弊,可以促使我们提高品质,提高竞争力,造福于社会。
话说回来,对于号召村民种植经济作物的乡镇政府,也不能太过苛责,打击其积极性,这东西只能怪有些领导干部不懂经济,他们没有主观上的过错。
“你们自己有没有车?”罗子良想了想,就问这些村民。
“有,我家有一辆面包车。”一个村民说。
“我家有小货车。”另一村民说。
“我可以借,让亲戚帮我。”没有车的村民说。
现在农用车辆在农村也很普及,就是一些人家没有,七大姑八大姨一定有。
有车就好办。罗子良打电话给唐平县的郑凯强,让他利用各种渠道宣传一下,让唐平县的商贩们到黑石县来采购。现在唐平县以旅游为主,一些蔬菜类,应该有些销路。
“你们准备一下,找车找人,今天晚上下半夜采摘装车,明天一大早拉到唐平县各村去买,我跟你们去。”罗子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