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赞高双成(2/2)

1916年,随井岳秀进军陕北,历任营长、旅长。

¤酷匠q网永久9免费mq看小w=说9◎

1936年2月井岳秀死后,接任86师师长,后晋升陆军中将。

1937年4... --

最快更新古城秀月最新章节!

1937年4月,高双成与中共代表周小舟签订榆林和延安互不侵犯、共同抗日的秘密协议,奠定了榆林与陕甘宁边区和平相处的基础。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中国进入战争危急时期。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全国人民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一致要求对日作战。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

抗战期间,延安和榆林之间,邮电往来畅通无阻,延安发行的《解放日报》和毛主席《论持久战》、《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义义论》等书,都给榆林部队机关邮赠。高双成和部属经常阅读这些红色书报,深受启发。延安抗战剧团,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战地文工团也先后来到榆林、神木等地,演出抗战话剧和《黄河大合唱》等文艺节目,备受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极大激发了全体民众的士气。

期间,应云卫同志率队来伊盟拍摄《塞上风云》,又在榆林由吴茵、舒绣文等演出抗战话剧。绥蒙指导长官公署参赞石华岩由西安招来一些进步青年,其中有名画家张汀、绿漪夫妇、姚曾侬、沈求我等。还有外地来的王毅然、段复生、孙季白(承佩)、高鲁(董英)等,这些青年活跃了榆林的文化艺术,受到邓宝珊、高双成二人的热情接待和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1938年5月,86师扩编为22军,高升任军长。

1938年初,日寇侵至府谷、神木黄河东岸,府谷曾被攻陷,高将军临危不惧,指挥部队反击,打退了敌人。后经几战,鬼子虽狂轰滥炸,数次渡河进攻,均被我守军击退。后绥远告急,日伪自包头南下,企图进犯陕北重镇榆林。高双成将军遂指挥本军万余将士,出击伊盟、包南一带,三年内经历数十战,给日寇以沉重打击,其中在东胜、磴口等地八战八捷,更使22军名震塞外。胜利实现了我军扼控伊盟、固守榆林的战略意图。

1939年夏,王震接任绥德警备司令,双方继续保持良好关系,函电往来更多。1940年到1941年之间,王震将军由刘绍庭陪同先后两次来榆林访问。王震对邓宝珊、高双成说:“我是代表毛主席来的。”这期间,萧劲光、杨拯民也都先后来过榆林。高双成还令其儿子高凌云陪杨拯民同志游览榆林城北红石峡、镇北台等名胜古迹。会谈中,邓、高二人均以团结抗日为重,憎恨蒋介石卑鄙行径,拒不参与反共,这种态度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1940年兼任陕北警备司令,1943年,高双成升任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兼22军军长,为邓宝珊总司令的助手。

高双成在陕北30年,治军之暇,兼及民生,兴水利,修道路,建桥梁,办学校,植树造林,推广稻田,淤成榆河水田千顷。

1942年朱德视察绥德时说:“高双成从战士到军长,虽是行伍出身,但也有远见,是有正义感的一个军人,他敢于同共产党合作共事。”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