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第五十一章 河东狮(1/2)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红楼同人之老书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平静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贾琅还沉浸在刻苦读书中,不知今夕是何夕,家里为他亲事的准备却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十月十六日,薛、王、李、邢四家的亲戚都从南边来投奔荣国府。除了薛家兄妹自觉没有前来之外,王仁,李婶带着李纹、李琦,还有邢大舅夫妻带着邢岫烟都来贾儒家拜见过了。

凤姐之兄王仁只来了一次,平时也住在王家;女眷们都在园里住着走动不便,所以他们跟贾儒家的人接触还是很少的。

时间就这样不紧不慢地到了十一月。

十一月十二是一个不错的日子。至少对于在今日办喜事的皇商薛家和同为皇商的夏家来说,不但已经接连阴郁了十几天的太阳非常给面子地为了他们的亲事露了脸,连地上堆了好几天的积雪也都化净了,这就是个好兆头了!

贾儒一家没有一个抽出空来前去祝贺的。薛家早已料到这点——他们连贺礼都只送了夏家一边,何况贾瑞的长女贾萱前几天刚刚出生,人家全家正忙得很呢。

“可惜是个女儿。”廖氏跟着忙了近十个时辰,劳累之下也难掩失望。

其实贾家的传统是女儿尊贵不亚于男儿,廖氏在贾家几十年这种观念也是接受了的。但是知道杨氏生的是个女孩时,她依然觉得有些遗憾。

在这一点上,她和儿媳妇都是幸运的。她成婚一年就生了贾敖,虽然体弱,后来还是站住了;高氏更是成婚几个月内就怀了孕,一举得男生了长子贾瑞,也从未因子嗣而着急过。

然而,杨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萱”这个字是贾儒早就选好了的,无论男女,都叫贾萱。

“萱草忘忧”,他不希望自己的孙子孙女有多大富大贵,只要无忧无虑平安长大就好。

再说这天热热闹闹的送亲队伍绕街而行,并没有因为薛蟠之前的入狱经历而让喜宴受到什么实质性影响。

队伍从贾儒他们门前过时,贾儒还出去看了一下——虽然夏家陪嫁的没有十里红妆那么夸张,但是看那塞得满满当当的九十八抬嫁妆,还是引起了围观平民百姓的“啧啧”赞叹。

头一抬嫁妆本从台子到绸子、本子都是鲜亮的正红;后面一抬是十块土坯,象征着十顷桂花地;还有十六块琉璃瓦,是陪嫁庄子里的房子总数。

家具一水都是酸枝木的,也有几个箱子、匣子规格更高,像是檀木、黄花梨的,这在现在这种上用好木材越来越少的年月里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夏太太果然舍得下本钱;穿衣镜、拔步床、百宝嵌花妆台、箱笼、桌椅、案几、床榻、格柜,统统是描了金漆的扬州雕工,华贵富丽,耀目惊人;接下来是用的东西和摆设,举凡瓷器、铺盖、尺头、盆景、首饰和日用品,都是华丽风,怎么奢华怎么来。

四目望去,贾儒微微一笑——

过了今日,大概会有许多人一辈子忘不掉那种被明晃晃的珠宝刺伤了眼的感觉了吧!

那种用纯粹的金钱营造出来的压人一头的感觉……

看着眼前的队伍,即便是他心中也要动一动了呢!比起送聘礼那次来,又狠狠压了薛家一头……

薛蟠的笑容很是志得意满——大红的喜服大红花红新郎官帽,映衬的他脸上的笑容格外的喜庆。

不过他骑在马上的姿势有些僵硬,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在牢里上水火棍打得到现在腿还在疼,以至于不会骑马了。

毕竟他特意招呼了衙门的人让他们一定把程序走全了的……

“嘿嘿~”贾儒这么想着,没忍住一笑,赶紧又掩饰地板起脸来。

“咳……凤岩啊,听说薛家今天摆流水席,不知门口摆了多少张桌子请长安城内老少爷们们同喜?”

凤岩正在贾儒的身后抻着脖子看着送妆队伍,眼神中充满了向往和赞叹。不过贾儒的问话让他立刻回了神,不假思索地报上了自己打听来的数字:“回太爷:开了两百桌。”

“两百啊……还真是大手笔呢!”贾儒意味深长地勾了勾唇角,“今日大厨房就不要准备下人们的吃食了。你们每二十人一班轮着去……”先吃他几十两的利息出来。

即便是凤岩平时最是机灵不过,此刻也被贾儒这没头没脑的吩咐弄懵了。

贾儒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脑门,低声道:“傻小子……记住告诉他们,别都坐在一张桌子上哈……”

凤岩傻乎乎地听完了老太爷的吩咐,见队伍走完了,太爷也回屋关门了,连忙跟上去。这才有些似懂非懂地明白过来——太爷这是让我们去吃冤大头吗?

不说贾家下人们这天中午都吃了一顿八荤八素吃一顿顶三天的盛宴。单说薛家寄住的贾家南院里,灯彩辉煌、宾客如织,大多都是贾、王两家的世交。邢、王两位夫人也矜持地坐在上面替薛家压阵,贾母并未到场。大家都仿佛成了最热情最亲近的朋友一般寒暄着,欢笑着,充满祝福地观看了那对身着大红服色的男女在喜娘的引领下完成了拜堂仪式。

这一天,揭开红盖头,薛蟠见到了心目中魂牵梦萦的如花美眷,开始了之后多少年结束不了的噩梦……

这一天,总算维持住淑女表象完成了婚礼的夏金桂冲那个傻不愣登的未来饭票嫣然一笑,在这一晚确定了自己在薛家独一无二的霸主地位……

贾家嫡出大小姐的满月宴是在腊月初一开的。

为了安抚孙媳妇惶惶不安的心绪,贾儒和廖氏特命家人给大办了一场,为重孙女完全按照男孩的规格宴请了宾客。重孙女的母亲杨家的女眷更是请了个全。好在贾萱虽然不是男孩,到底是贾儒家嫡子嫡孙所出的嫡长女。虽然只是个女公子,在宾客们听说了贾萱在家中所受的重视后,礼节上也一点不敢怠慢了。

贾儒对男女之别其实并不很看重,虽然在古代有儿子很重要,但是才二十岁的爹、十八岁的妈,难道还愁生不出儿子来吗?反正他是不着急的……

“这些孩子们心思太重了,才多大的年纪就为子嗣担忧?”

这不过是贾儒一句发牢骚的话,却恰好触痛了廖氏的神经。传统的女人还是更喜欢孙子,就是廖氏和高氏也不能免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