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四十四章 无妄(2/2)

捕快们已经来到,一个捕头很有眼色地冲着贾儒过来躬身行礼,讨好地说话,三四个带刀捕快将倪二两人围起来。

贾儒冲那捕头示意,在他耳边细不可闻地说了几句。那人躬身连连点头,却在收下凤岩奉上的一个银锭子之后笑着带着手下又走了。走前还特意绕道倪二身边,狠狠地踹了他一脚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红楼同人之老书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脚道:“又是你!瞎了你的狗眼……下次招子放亮点!”见倪二诺诺发誓“再也不敢了”这才大摇大摆地走开。

贾芸虽然奇怪,却也知道太爷这次是不追究了,慢慢站起。凤岩招雨各自走到被打坏的摊子前,每个摊子前放了一串钱——他们虽然见死不救,贾家却是不能打坏了东西不赔的。

贾儒也不理倪二。这人徒有义气,虽然武力不错,但是这种“不论是谁只要惹到他抬手就打”的霸道让他非常不喜。难道如果是个没背景的小孩子撞到他就这样白白被打了?就他那个拳头,那个狠劲,打死人都有可能。他是绝不会去与之结交的,不拦着贾芸不要理他就不错了。当然,倪二本人也并没奢望着能跟贾儒攀上关系。

贾儒淡淡地问了贾芸几句“今年多大了”“读了什么书啊”之类的话。贾芸半躬着身一一答了,口齿清晰,条理分明,很是一个可造之材。贾儒心中一叹——罢了!

“你这是……出来买药?”贾儒指指地上的木盒子,贾芸“啊”的一声快走过去捡起,拍拍上面的灰道:“不瞒太爷:芸儿不是为了自家买药——就真是我们生了病,麝香、冰片这样名贵的药材也不是我们家能用得起的……芸儿只是想拿这个孝敬琏二婶子,好让他分派给我一些事做罢了……”

原来贾芸也想起听别人说过,这位太爷是极爱用功有天赋和为人孝顺的学子的。若是被他看中,或许真能转运也未可知。贾儒点点头,并未对他用邪法钻营表示不屑,贾芸心中升起了一丝希冀——

“……芸儿虽然一直在族学里念着书,一天两顿饭和笔墨纸钱都免费,但是家里没个产业,实在供不起我了。我娘虽然勉力支持着,靠做针线活挣些家用,但我已十八岁,又怎能一直吃白饭看着母亲劳累呢?”

“……你说你一直念着书呢?继续念吧,啊……我有个朋友开了一家书店,他店里的二掌柜刚刚辞了,你愿意过去帮忙吗?”贾儒语气依旧平淡,仿佛贾芸爱怎样怎样,他都无所谓一般。只是这再平淡不过的话听在贾芸耳朵里却如天籁一般……

毕竟他就算贿赂了凤姐,差事能不能到手或者何时到手还不确定着呢,哪里比得上这个眼前的机会?况且太爷明着说让他继续念书,又让他到书店去帮忙——书店的大掌柜说实话都是肚子里有点墨水的,若是他勤快懂事着些,就是平时看书有些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有人问了;就算大掌柜是不通的,书店来往之人也多半认字读书,也能提点于他;最最不济将来一辈子考不出去,至少他有了营生,又能认识这许多读书之人,也算赚回来了……

“愿意愿意!”贾芸千恩万谢,不知道说什么好,简直就要喜极而泣了。这店到底是不是贾儒朋友开的还两说,但他不是那种迂腐的人,非要弄清楚了;他也并不会觉得当掌柜的做生意有什么不好——家里都揭不开锅了,还管什么士农工商的——何况等他将来考上功名,前事有些许瑕疵也可揭过了。

却听贾儒面色郑重道:“虽然我荐了你去,但是若你干得不好被人辞了,或是一辈子考不中真成了掌柜的,那太爷我就不管了,你到时候也别再来找我。”

贾芸含泪道:“哪敢再劳烦太爷?能有这个机会我已经很满足了,多谢今日不计较重孙,多谢太爷再造之恩!”说着又要跪下磕头。

贾儒连忙止了。再看倪二时,只见他铜盘大的肥脸上表情茫然,完全没搞清楚现在的情况。贾儒微微摇头一笑——只盼贾芸能一直这样,他也就不枉帮他一回了……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换源App】

贾芸干脆地转头回他刚出来的那家店去了——他要把麝香、冰片退了,把钱还给倪二……

贾儒回到家心情还不错。见凤岩等四个人身上狼狈,他也是十分感动——若是没有他们,今日他就要挨两辈子的第一场揍了。

想到这里,他连忙叫大夫给他们看了伤,又给了每人十日假、五两银子和两身衣裳。

倒是贾敖、贾瑞等以及女眷们听说太爷今日狼狈回来,一个个担心得红着眼圈过来看望,见到贾儒没事才放了心。听贾儒说到四个小厮忠心,各个主子又各有赏赐,弄得他们被打了一顿倒比过年还高兴。

贾儒想到今日的事,忽觉族中子弟有一个贾芸,或许也有其他还可造就的,若一直不管倒都耽误了。自己虽然不看重宗族影响,但是宗族之力在这个年代看来确实重要得很的。便问贾敖道:“贾家的子弟中有多少有功名的?有多少闲置家中连个产业进项都没有的?”

贾敖虽然疑惑,但是见父亲问,还是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答出来:“咱们家儿子这一辈的只有西府两位哥哥和我三人有职了,其余的不是像贾敕、贾效他们那样在荣养,就是敬大哥那样想成仙的;玉字辈后来也没有再中进士的,也是珍、琏两个侄儿有职,再就是咱们家瑞儿了……举人只有太爷教导时的那三个,后来没有再中过;再算上草字辈和往下的,拢共还有十几个秀才,倒有一小半是捐的。至于产业……多是当年太爷这辈分家的时候从西府分出来的,东府那边当年几位太爷去的早,倒是都依附着珍哥儿过活。他们两府都不像咱们家人口少,主子里又有担当的少、坐吃山空的多,几代分下去大部分都不剩什么了。”

贾儒越听越心寒——这就是贾家的现状吗?也难怪那些人挤破头想要这个荫生资格,想要跟族里出息的人家攀上话。

贾儒虽然不愿意管荣宁两府的闲事,但是其余的贾家族人跟他也算有血缘关系的,若能帮一把总是好的。贾芸是原著中人,他就给人一个机会,别人就不管,他自己心里都过不去的。

贾儒心里有了想法,就想要先考校他们一番。毕竟他已经好久不教课了,也不知道他们学问品行如何,帮谁不帮谁是要看准了的。

想起五月一日清虚观打醮,虽然廖氏有事不能去,他是没妨碍的。况且他去了,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贾家爷们没有一个敢在他面前吵吵嚷嚷吃喝玩笑的!他很高兴自己有规束他们的作用,但是这对于他们这些早就预备好了要乐呵几天的贾家男丁来说,恐怕就不那么痛快了。

虽然他对于自己“正直高大”的形象所产生的效果也有时会无奈,但是这种只要板一板脸就能发挥巨大作用的本领他还是很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