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二十八章 小定(2/2)

的脾气,管家和交际上定然也是一把罩,但是这么小就能撑得起整个家计,保护母亲幼弟不被欺负,只怕是个性子太强的,倒把儿子压服住了。

后来打听这女孩的时候才知道,她伯父杨提督竟然还是现在带着贾瑞那位翰林院侍读杨大人的族兄,任的就是直隶一省的提督,虽然是武官,但人家统领的是整个直隶省的防务,也算贾敖的上司呢!

杨大人也是见过那位族侄女的,听说此事,觉得两人可堪相配,这样贾瑞还能跟自己更近一层,更加尽力促成此事。

贾敖知道贾瑞将来还要在翰林院不知待多久呢。杨提督本人也觉得该给侄女说亲了。听说贾瑞此人后,让杨翰林和贾敖带着来拜见了一回,略问了几句话觉得还行。毕竟不是他的女儿,他也不太上心。两家便顺水推舟定下了,选了好日子完成了纳采、问名、纳吉之礼。

腊月初三是好日子,高氏就带着自己心腹的几个媳妇,穿戴了今年新作上来的白狐皮裘和新打的翡翠头面,收拾得光鲜亮丽地来到了离贾家只有三条街远的杨提督府。杨家是从一品大员,是真正的高门大户,高氏来相看媳妇,绝不能落了气度。

都说“嫁高娶低”,这杨家门第已经不低了,若是再在未来媳妇面前落了下乘,将来她这做婆婆的还怎么管教儿媳妇?好在只是杨家的侄女而不是女儿,否则这门亲她是绝对不敢攀的。

杨提督太太亲自带着两个儿媳妇出来迎接。因两位太太在保定也是见过的,也不用重新认识,只客气地厮见了一番,就进了上房。

小杨氏(大杨氏是高氏的嫂子)先给高氏磕头奉茶,高氏见她规矩周到,笑着拉了她起来,一边与杨太太客气着,一边亲手将一套成套的四件珍珠红宝石掐丝头面给小杨氏带上,分别是颈圈、耳环、手镯和戒指。再细看这位未来的儿媳妇时,只见她虽然面上稚嫩,身量倒高,生得也是娇俏艳丽,一双杏核眼配细弯月眉,眼神清澈坚毅,奶白的肌肤、乌黑的头发、微抿着小嘴,嘴角略带羞涩的笑容显出右边一个浅浅的梨涡,大方地迎视着自己,不卑不亢的,并不让人觉得气势过强。

第一印象是倒个好姑娘,就是长得太艳了,做妾倒是更合适些,恐不够端庄。不过再看她目不斜视,规矩都做得足足的,可见家教礼数是极好的。好吧,反正已经定了是她了,媳妇是可以慢慢□□的,看她以后行事如何吧!高氏安慰地想。

旁边杨太太也知道此事老爷们都已经说定了的,今日也只是走个过场,只确定高氏没有明显的不喜神色就不在意了。她是见过大世面的,但是到底是武官夫人,看着定礼的首饰都是镶了龙眼大的珍珠宝石的,其余十八子香珠、檀香扇子、蛟丝绢帕等虽是小物件,却无一不是精品,也不免咋舌贾家富贵,出手够大方。暗想这侄女倒许了一门好亲事,却不知真正值钱的其实是旁边的那盒不起眼的茶叶。

高氏拉杨氏过来在自己身边坐了,又细问她读了什么书,做什么针线,平日都还喜欢什么忌讳什么之类的,杨氏温顺地垂目一一作答,杨太太偶尔也添衬上一两句。

高氏见她态度恭敬条理分明,说话也温和简利,倒把原先的担忧去了一大半,便摩挲着她的手笑道:“杨太太果然会□□人,将侄女调理这样水葱一般的出挑,真是相见恨晚了!若早两年知道,早就说下了,那还等到这会子呢?”

杨太太也笑道:“亲家太太也太过奖了,我们侄女天生是极好的人物,哪里用得着我教?不过略看顾些罢了。偏我们老爷最疼这个侄女,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女还喜欢,若将来她能和姑爷相得,我们看着也心安了。”两个儿媳妇也跟着满口子地跟着婆婆夸奖杨氏,说的杨氏脸上烧红,也不敢看高氏了,只低着头局促地坐着。

高氏回去后,先跟贾儒夫妇汇报了,又跟贾敖议定,请杨侍读做主婚,又随便找了两个名声较好的官媒婆做媒人,此事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因贾敖的新职位还未定下来,不知还是外任抑或是调回京里,只能暂把婚期定在新年期间。而新人小两口的年纪都不算小了,再拖下去也不美,就定在了再下一年的正月十六,两家都只剩一年工夫准备翻新院子和购置嫁妆事宜了。

整件事情全由贾敖夫妻操办,贾瑞忙忙碌碌的直到去拜见未来岳家的伯父时才知道此事,也害羞了几天,倒让贾儒更加有兴致打趣他了。

正忙着,突然听说宫内皇上有旨意:晋美人吴氏为修仪,迁居景华宫;晋才人周氏为充容,迁居景仁宫,着亲人女眷进宫谢恩。

贾儒一愣……那天吴兆卿不是说这吴氏是要晋贵妃的吗,怎么只到修仪,还推迟了二十天下旨?不过从美人到贵妃的差距的确有点大,就是再得宠,中间总要过渡一下的,就不知吴天佑会不会生出什么事来了……反正吴天佑跟他们家除了吴兆卿的关系外也无甚交情,即便吴氏当了皇后也不干自己的事,所以该干嘛干嘛了。倒是荣宁两府听了旨意后私下里急得不得了,四处打听元春在宫内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