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 苦肉(1/2)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红楼同人之老书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朝考前的一段时间,贾儒无意中发现贾敖跟一些他很不熟悉的人频频接触。
他开始还觉得不过是同僚之间的普通交游,或是跟趋炎附势的清客门人说话消遣,但是三次两次就觉察出不对来了——
那些人的身世大多跟程苏合有相似之处,都是那种家境贫寒但是志存高远、少有才名,在不断的努力奋斗下终于有了一定的成就,十分令人敬佩的。自从贾儒介绍的程苏合被贾敖越来越看重之后,他对这一类的士子总是本能的心存一种善意,程苏合虽然有些疑虑,但是也不好劝戒,否则倒显得他是个刻薄嫉妒、不能容人的人了。
程苏合觉得牵涉到党争中非明智之举,又怕贾儒、贾敖怀疑他,只好过来委婉的跟贾儒提了一下,让他提醒着贾敖一些。
贾儒先就有了怀疑,现在听了程苏合的话,更加担忧了——观察了几天,见那些人不但总带着贾敖去一些和贾家并不熟悉的官员家里参加各种酒宴、诗会,还整天在他耳朵边赞颂着太子殿下是多么“仁义怜下”“贤德有礼”等一系列美德,贾敖这个傻小子跟着点头赞叹,就差迫不及待地表忠心了。
这是什么?这是□□裸的结党营私、拉拢站队呀!?现在皇帝还活的好好的呢,虽然有些小病,但是看着还可以熬上好几年。太子现在就迫不及待地交好势力大的朝臣了,这不是明着让皇上心里不痛快、咒人早死呢吗?贾儒一看,这苗头不对,得赶紧想辙。
直接跟贾敖说?那是不可能的!贾敖这娃虽然这几年已经被磨平了大半棱角,但是骨子里还是争强好胜的,尤其有一种读书人的“大无畏精神”,谁知道会激起他什么想法?
委婉地提了提,贾敖果然不以为意。用了大半月时间,贾儒急得嘴里冒火泡,只想出了一个馊主意——苦肉计!但见贾敖与他们来往越来越多,馊主意也不得不施用了——大冬天的坐窗户底下吹了好几宿冷风,拖着病体不休息看了好几夜的书。结果,他终于如愿以偿的病了。
贾儒的身体一向是康健的,除了换季的时候气候变化剧烈了咳嗽两下之外,几乎不会生什么病。这也导致了这次病势一来,就凶猛异常,吓的廖氏、贾敖和小贾敉都担忧的不得了。
“……咳咳,你们……咳……不用担心,不过是普通风寒……风寒而已,养两日就好了。”贾儒看小米哭得那样难过的样子,心里后悔了。心说你找病吧,把乖女儿给吓着了,真是活该你受罪!
冯家荐了正在给冯士灿和其兄长冯士焕两人的孙子辈启蒙的一位做馆先生,名叫张友士的,虽然只二十几岁,但是极通医理,来给贾儒看病。这位张先生才气虽好,但并不是以看病吃饭的,只是个人爱好,所以更为人所信服。只因他左脚上有些残疾,因此也没能在仕途上继续发展,只考了个功名就以西席的身份靠着冯家的面子在长安中与达官贵人结交。
张友士诊了半日脉,又看了之前太医开的方子,略添减了一两样,又交代了注意事项,方才客气地告辞。贾敖封上了头等封的诊费,张友士推拒了半日,这才惭愧地收下。
贾儒却并没有喝他的药。他原就打算多病几日,拖到贾敖跟他们断了才好,所以仍旧照原来的方子吃药——
记得原著里这人的脉理还是挺拿手的,秦可卿病得那么重都能够暂时使她不再加重。虽然她最后还是死了,但是不得不说这人在医道上还是很有一套的。
贾敖请了长假在家里侍汤俸药,果然跟他们来往少了很多。贾儒也经常表现出对贾敖的看重和依赖,让贾敖一边担忧父亲会不会突然走了,看不到他最后一面,一边为了挺起这个家而迅速成长起来。不知道皇上对贾敖这一段的事情有多少了解,但是表面上他一向是看重孝道的,翰林院里事情又不多,马上准了他三个月的长假,这也让贾儒暂且放下了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