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 亲事(1/2)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红楼同人之老书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贾敖自考中进士,事情就多起来,每天在家的时候也少了许多。因外出应酬,大家互相之间多以字称呼,贾敖年未弱冠,还是吴兆卿急急地替他取了字,为文放。贾儒也赶紧给他操持举行了成年礼。
他虽然才17岁,但是还未定亲,这在古代已经算晚的了。这一中进士,跟贾家交游较多的几个官媒婆就不时的上门来找,亲戚朋友也多有询问的。
毕竟这年头家世虽然重要,但是姑爷本人的人品才气也是女方考虑的重中之重,“封妻荫子”的想法还是很根深蒂固的。
廖氏却不愿儿子委屈了,定要给儿子找一个品貌家世俱全的姑娘才好。反正她现下底气也足了,贾儒整理过的家业比先前好了许多,也不怕出多的聘礼了,便可着高门大户的挑。偏几个有意的门第高贵的姑娘不是身子弱,就是性子娇,要不就有这样那样的不好,反正廖氏没有一个看上的。
贾儒心想:真正高门的还是看不上自家这样门第的,那些来问的也不过是有各种原因放低了要求了。
便对廖氏道:“你这纯粹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哪有那样十全十美的姑娘?你儿子自己又不是什么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不过一个没落公爵家的偏支子弟,家私和家世都值不得夸耀。不如在那中等人家里挑一挑,只要姑娘人品性格好,为人孝顺会持家也就是了。”
然廖氏这次说什么也不听,非说:“媳妇娶进来就是为了孝顺我的,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哪能敷衍?自然要找一个我能满意的。”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那儿媳妇每天果然是跟婆婆待的时候最长。于是贾儒也不再管她,只要求她不要耽误了儿子就好。
再说贾敖金殿上一试,竟然超常发挥,写得文采斐然、条理分明,就是字还稚嫩些,但是看在他年龄尚幼,已经很不错了,可以说是非常令皇帝和几位考官欣赏的。遂点了他为二甲第七名,这已经比他乡试、会试的名次提前了好多了。
可怜程苏合等三人,只有一人考中了一个三甲第十一名,又没有门路,又没有钱财打点座师和吏部,最后拖了两个多月方借钱谋了一个贵州的穷县当知县去了。另外两人无法,那一人虽然还想三年以后再来考,程苏合却已经放弃了。
贾儒见他心灰意冷,想到儿子虽然选中了庶吉士,但是他性子是做实事的,不大安得下心来在翰林院里做学问,将来十有八九要外放。他自己是没什么本事的,结交的朋友也以做学问的居多,倒是这个程苏合看起来是能帮忙做些实事的。
婉转的一问,程苏合果然是在他家乡的县衙里面做过文书的,甚至还帮着当地知县管过一些农田水利的事。这样更好了,贾儒便问他愿不愿意等贾敖外放时跟着做幕僚,还可以帮着他把家安到长安城来。
程苏合哪有不依?千恩万谢地应了,心里也有了着落。贾儒自派人去接他家人,又让贾敖与他多接触些。
贾敖跟他聊了几回,这才感慨地跟贾儒言道:“父亲成日家说我年轻不知事,说我借了贾家的势不自知,我心中一直不忿,现在总算明白了!苏合兄的文采言谈哪是我所能及?又曾实干过不少事,最是适合为一方父母的,却生生因为家世钱财被耽误了。”
贾儒趁机教导他几句,却突然得报说荣国府大老爷贾赦、二老爷贾政来访。
原来贾儒自贾敉出生后,诸事繁忙,又不缺钱了,便辞了学里的差使,只在家会客写文,十分逍遥自在。
代儒不过一个举人,东府的贾代修也是举人出身,已经眼馋这个位子许久了,便趁机求了贾敬,谋得了这份职位。
代修本以为这件事十分容易,看了代儒给学生们的点评后,还暗自埋怨他迂腐不知变通,尽留些为难学生又为难自己还得一个字一个字慢慢抠的作业。因此一次两次之后,他便改了习惯,破题作文和抄写的作业都少多了。
学生们自然高兴,纷纷说新师父比原来的太爷教得好,代修更加得意起来。没想到三年两次的童生试,贾家的子弟大大地丢了一个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