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教子(2/2)
这三本小册子非常浅显易懂,也非常实用。
第一本尤为适合二到五岁的幼儿做启蒙读物;第二本适合刚入学的小儿做对子用;第三本则是那些开始学习诗词韵律的孩子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这几本小册子,在永安世子的干涉下,非常迅速地被刊印了出来,并且在长安乃至周边地区迅速传播开来,贾儒非常无意地发现,他竟然还从中赚了不少稿费。
尤其其中有一版以正白色绢帛用小楷抄录的,特别适合给那些高官大宦们家的金贵子弟们用。那些人家的男人自然不准备花这个冤枉钱,但是架不住各家女人们的熊熊攀比和爱子之心,他们也只能为此而掏腰包了。
当然赚的最多的还是永安世子,因为现在他手下就有顺天府的两处私刻作坊,而这三部书从送去衙门通过审查,然后刻印、宣传、销售都由他一手办成,他多赚些也是应当应分的。
倒是最近上门来拜访的人多了许多。有想“慕名而来”的无谓之人,这些人贾儒自然不会客气;还有的就是当初眼睛放在头顶上的“世交”们和“清流”们了。
贾儒疲于应付,便把儿子贾敖扔出去见客。贾代善最近病入膏肓,贾赦不堪大用,贾政也是年近弱冠仍未取得功名,旁人本对贾家冷淡了些许。此刻见代儒另起炉灶,他们那边倒也没怎么吭声。
不过贾儒深知今后荣国府还会大盛——在他不准备出手改变原著的情况下。这样的话,为了不给自己未来的生活找麻烦,他也不能过于嚣张了,因此他还特意把贾赦、贾政叫来,领着他们会客人,倒让贾夫人史氏心中对贾儒的郁气散了许多,也为他将来的清净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也不过是重阳后一段日子的事了。
现在的贾儒正在深深的后悔中——自己这样出头,让人看清了自己的首尾,又惹了一头的应酬,实在是笨死了。
再出书撰文时,他便只属“山野主人”的名号和印信,也不敢告诉旁人,只有他真正的知交好友几人才知道这名号是他罢了,这些人才渐渐平息。
换了名号之后,贾儒才开始畅快作文。
贾儒自幼被祖父教导,写文言文本来就是拿手的——他连高考的语文作文都是文言的——唯一不爽的就是还要写繁体字。
不过繁体字还是有繁体字的好处,至少看上去的美感确实增加了许多。
贾儒又写了几篇游记小品、散文随笔,也有撰一事一物,也有偶得一感,更有关于建筑、饮食、养生、茶酒、琴棋的一些零散小文,即便是学傻了的书呆子也不得不赞赏一句“有趣”,承认这是高雅的消遣,更别提那些本来就不是书呆子的真正文人雅士了。
贾儒也顺便通过那仅有的几位知道他笔名的同好,寻找到了更多的同好……
只是,人越来越多,这可怎么办才好呀!
贾儒,头一次因为自己需要交游的朋友太多而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