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千帆竟流(2/2)
眉头深皱,连声叹气。他提笔想要写些什么,可终究没能写出什么话来,只觉得头中一阵剧痛,手中的笔突然掉落地上,朱砂溅开,像是淌出的鲜血。
“皇上,您今日已经批阅了四个时辰了,休息一阵,明日再阅吧。”一边的侍候的老太监弓着身子劝道。李世民附身拾起朱砂笔,晃了晃头,道:“百姓日夜受难,朕怎能安寝。一闭眼,脑海中便是死去的万千子民,朕身为国主,却无力护一方太平,于心有愧啊。”
老太监道:“皇上要以龙体为重,若是皇上病倒了,如今的局面又要谁来掌控是好啊。”
李世民重新拿过一本奏章,道:“吩咐御茶坊给朕准备些浓茶,你先退下吧。”
老太监犹豫了片刻,叹口气道:“老奴这就去安排。”说罢,转身向门口走去,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老太监出门去,只见长孙无忌正在阶梯之下,两名侍卫将其拦住,长孙无忌一脸怒像。
“长孙大人,这么晚还有事见皇上?”
长孙无忌打了个拱,道:“张公公,皇上可已入寝?老臣有急事奏报。”
老太监道:“皇上今日批阅了一整天的奏折,如今正是疲倦之时,长孙大人有什么事,不如明日早朝时再谈也不迟啊。”
长孙无忌道:“此事紧急,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还请公公务必通告一声。”老太监有些不悦,但还是转过身去,喃喃道:“皇上虽然贵为天子,但是终究不是神人,这样一直劳累下去,终究会顶不住的。”
长孙无忌闻言,心中也重重一叹。时间点滴过去。他在太极宫台阶之下来回踱步,等着老太监再次出现,感觉时间过了许久,他都准备再次冲进去了,只见老太监又再次出来,躬身道:“长孙大人,皇上召见。”长孙无忌一喜,三两步便从台阶上跨了上去。
一进门,只见李世民一边捂着头,颤抖的手还在奏章上写画圈点。见他进来,这才搁下笔,长孙无忌上前行礼,李世民免过,道:“辅机,这么晚有何事要紧啊?”
长孙无忌激动地从袖子中掏出一本奏折呈上,道:“臣在奏折中已经写明,请皇上过目。”李世民接过奏折,皱了皱眉头,不过还是慢慢打开,阅览了几行,忽然双眼一睁,神情激动的一直看到最后。奏折一合,李世民拍案大叫了一声“好!”
长孙无忌道:“臣听闻这位韩世贵乃是扬州第一富商,也是一位有志之士。当年太祖皇帝讨伐前朝之时,韩世贵曾经奉出了五十万两银子作为军饷。前一阵遭难的不仅是长安城,还有云南大理,蜀东酆都,江南洪都等地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而洪都的灾情几乎全靠韩家独木支撑,如今才得以缓解。不过韩世贵转而向长安起援助,倒是出乎意料之外。”
李世民一时激动,眼中有些晶莹闪烁,他忽而大笑道:“辅机,你说得没错,大厦将覆,必有我大唐男儿力挽天倾。这等义举,正说明我大唐希望未灭,百姓的希望未灭啊!”
“皇上仁术治国,这也是必然之象。事到如今,各方节度使调动皆无乱象,如今更有义士相助,重振河山,指日可待。”
李世民道:“他们的船队什么时候能到长安?”
“臣也是接到飞鸽传书,他们目前还在海上,估计还要三日之后才能赶到。”
李世民点头,道:“三日之后,朕亲自前往码头迎接!”
翌日,清晨,韩府。
令狐玉儿梳妆完了,正理好了床铺,打开门向厨房走去。这个时候估摸着令狐公就快要退朝了。回到家还能待上一个时辰才去御林苑值守,这个时候把药热好,回来的时候应该正好。
按照冉倾珞的方子抓的药,令狐公服用了几天,病情已经明显有所好转,也不必再告病在家,有精神他便会去朝中值守,敬业可嘉。
今天阳光出奇的好,虽然还是清晨,但是已经有蝉躁之声,玉儿着了一身淡青纱衣,便如朝霞一般柔美。
她刚刚出了门,只听得身后远远的传来一阵笑声。玉儿转身过去,只见令狐公慢慢从门外走近来,红光满面,面带笑容。玉儿迎上前去,接过他手中的玉笏,道:“爹爹这么开心?有什么好事啊?”
令狐公扶须笑道:“扬州韩家来人了,来了上千艘大船,这下长安的百姓有福了。这是长安城百姓的喜事啊。”他忽又拍了拍玉儿肩膀,道:“当然,也是我韩家的喜事!”
玉儿闻言,脸上忽然漫上了一抹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