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两岸波涛(2/2)
最高统帅部,王琛面色凝重地说:“江宁沦陷,南京想守住已经很困难,而唯一有希望的就是退到浦口区和**区,凭借兴国公留下的长江防线坚守,相信小鬼子在打下长江南岸的南京地区后,伤亡不会小,消耗的军事物资也够小鬼子补充一段时间的。现在的问题是,东南战线总司令不愿意撤退,看来是想和南京共存亡!”
“白司令这是何苦?”朱清清不太... --
最快更新决战大洋最新章节!
清不太理解地摇摇头,“这又不是他的错,仗都打到了这个地步,谁也没有逆天之力,南京守不住是技不如人,何必将命搭上?”
王琛哈萨镇冰对视一眼,后者道:“陛下认为南京失守不该找一个承担责任的人吗?”
朱清清淡淡道:“如果要找责任人的话,那么最该承担责任的就是我了,或者说是朱明皇室,若不是朱家上百年的固步自封,大明现在根本不用和日本纠缠那么长时间,甚至被一岛夷打到了家门口。”
萨镇冰叹息道:“陛下深明大义,天不绝朱明也!”
王琛道:“陛下,我建议立刻以最高统帅部的名义,或者直接下达‘帝王令’,强行命令白司令撤退。”
帝王令,这是紧急时刻皇帝掌权后的最高命令,在帝国宪法规定中,帝王令甚至比最高统帅部下的命令还要高,法律效力更胜一筹。朱清清愣了愣,不论是她,还是已经失踪的皇兄,都没有使用过帝王令,因为只要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就可以了,再加上内阁政府机关6续迁到长安,最后迁到成都,紧接着又宣布川康独立,最高统帅部没有了文人集团的牵制,已经成了皇帝的一言堂,军方是皇权的绝对捍卫者,这时候帝王令更多的还是一种形式,因为帝王不需要用这种“越宪法”的权力,只要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就够了。
“这倒是可以,帝王令一出,想必白司令也能明白陛下的决心和北京方面的决心。”萨镇冰表示赞成。
朱清清点头道:“好,我这就下达命令。”
东南战线司令部,白崇禧遥望北方,眼神淡然,而其他人已经乱作一团,正在准备撤离栖霞区。因为江宁区县沦陷,不撤离栖霞区也不行了,而且女皇帝的帝王令也传遍了司令部,白崇禧捏着电报,看着上面的寥寥数字,他明白了陛下的苦心,便没有坚持。
但他对部下有一个要求:同意撤到长江北岸,但必然让伤员先过江,而且早在八卦洲岛建立桥头堡,防止日军突然攻占金陵古城,以此为跳板强行渡江。
没有人有意见,白崇禧亲自看着一批一批伤员渡过长江,去往北岸。而南京的战斗还没有落下帷幕,占领江宁县只是第一步,日军最主要的目标还是金陵古城,宇垣一成的命令也是以最快度拿下金陵古城。
金陵古城的坚固和高大就不说了,单是城门就有十三座,是洪武大帝主持修建的,明成祖朱棣称帝后,将国都迁往北平,改名北京,南京作为留都。这是大明的第二心脏,日军第一步就是攻破城门,但单单运用火炮显然要耗费太多力气,两百顿门火炮轮番上阵,对金陵古城的城门实施不简单轰击,一直打了十多天,才勉强毁灭了一座城门,真正激烈的巷战宣告开始。
与此同时,宇垣一成分兵攻打雨花台、建邺、秦淮等地区,这都是属于金陵古城的外围地区,因为守军正在大规模撤往北岸,抵抗得并不激烈,日军又经过半个月的战斗,终于将这部分南京的核心区域扫荡一空。三月中旬,金陵古城彻底被日军占领,而这时候在长江南岸的南京仅有下关区和鼓楼区还在明军控制中,白崇禧仍然待在南岸,他说他要最后一批撤离。
谁也拗不过他,所以他真的坚持到了最后。
渡江的时候,白崇禧向南遥望,心中犹如千钧沉重,南京没有守住,这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
踏上北岸土地的第一时刻,他马不停蹄地命令断后部队炸毁下关和鼓楼的江岸地区,并对一部分试图渡江的日军狠狠打击。不得不说,从崇祯时代由兴国公钟成一力主持修建、历代不断修缮完善的长江防线,最终在此时此刻大放异彩。
密密麻麻的炮台,各种远程打击武器,再加上得天独厚的长江天堑,给了防守方最大的优势,日军想突破长江防线,可以说难比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