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决战南京(2/2)
然而,南京是一座大战场,堪称钢铁堡垒,光是防御工事就高达十多万,日军炮兵用半个月犁地一样横扫南京外围防线,一方面是摧毁部分防御工事,一方面则是不给守军修复防御工事的机会和时间。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堡垒式战场上,各种小战场互相连接又互不统属,道路错综复杂,垂直突击只会遭到守军的迎头痛击。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仅仅三天,日军官兵被神出鬼没的守军闹得十分没脾气,有一次一个中队还被分割包围,若不是援军及时赶到,全军覆灭是必然的下场。饶是如此,这个中队从包围圈中活着走出来的已经不到三十人,想恢复建制都很困难。
吃一堑长一智,宇垣一成赶紧改变战术,换成了更为稳重的地毯式推进方法,步步为营,而且坚决不让大部队分离成小部队,确保守军的游击战术没有用武之地。直到白崇禧在恩格斯青年学院下达“与南京共存亡”的命令,守军开始使用爆破战术,仅仅命令下达的那一天,就爆破了二十多座高大建筑,埋葬了上千名日军官兵,从那一刻起,所有人都明白了守军的决心。
是的,守军将与南京共存亡。
因为守军的顽强阻击,以及不计代价的爆破战术,让正在进攻地日军被吓住了,也让日军指挥官很无奈,但他们没有选择,宇垣一成更没有选择,他毅然下令继续进攻。二月上旬,将近半个月地惨烈战斗,日军终于完全占领了高淳县和溧水县。
接下来必然要打的江宁县是金陵古城的屏障,能拿下江宁,占领南京就只是时间问题。宇垣一成明白这个道理,白崇禧作为在南京蹲了好几个月的前线指挥官,通过实地考察以及视察部队,再结合考虑军事因素,又怎么不可能清楚江宁县的重要性?
宇垣一成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江宁,日军在东南战线一向孱弱的坦克部队也登上了战场舞台,由于坦克装甲的坚固性,步兵部队索性就躲在坦克的后面稳步推进。守军不可能让他们如愿前行,一边从侧面骚扰,一边继续使用爆破战术,除了杀伤敌人,就是争取迟滞敌人的脚步,战斗在江宁县开始趋于白热化。
这时有人劝说白崇禧渡江前往江北,因为恩格斯青年学院建在燕子矶街道,而东南战线司令部就直接设在了学院内部,只要江宁县失守,日军随时可以攻打栖霞区,甚至能动用一部分空中力量对东南战线司令部进行对地打击。如果说江宁县失守就等于宣告了南京的沦陷成为定局,那么白崇禧这个已经在东南军将士心目中建立起足够威望的司令员一旦出事,整个东南战场必然糜烂一片,就算何泰安从武汉第一时间飞回南京,也不可能阻止东南军的溃败局面,那时候谁都无力回天!
但白崇禧拒绝了手下的劝说,他已然打定决心与南京共存亡,东南战场打到这个地步,谁都不能说将士们不尽力,但谁也不能说他这个总指挥官没有任何责任,作为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白崇禧不想这么灰溜溜地跑回北京,与其回去受辱,还不妨就此战死沙场,以一死向当初举荐自己的恩主明志:北京方面并没有看错人。
日军付出一万五千多名官兵的性命终于举步维艰地占领了江宁县,如此惨烈地伤亡让宇垣一成透不过气来,但他明白这是不可避免的,至此日军攻打南京的伤亡已经过了五万,这得益于南京守军悍不畏死的战斗精神以及不顾一切的爆破战术。
江宁失守,金陵古城就在眼前,而白崇禧还老老实实地待在栖霞区,宇垣一成感到耗费这么多时间和力气总算没有白费,估计这次大鱼是跑不了了!